第二天,白起看著上千只箭矢將勸降書射入城中的時候,他既感覺到有些怪異,又帶著幾分希望。
怪異是因為他居然在用趙王紙作為勸降書來勸降趙國的城邑,而希望不必多說,自然就是老秦人對于秦國的希望了。
為了這一份希望,白起在明知樂毅必然率軍朝著此地疾進,秦軍并沒有什么時間能夠浪費在攻擊雍邑的情況下,依舊多等了一天的時間。
又一天過去了,什么事情也沒有發生。
于是,白起不再遲疑,下達命令:“攻城!”
雍邑這座故都已經是幾百年前的故都了,城池之中甚至連真正意義上的秦國宗室都沒有,只有幾座已經十分老舊的秦國宗廟。
由于秦趙同出趙氏,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幾百年前一家人”,所以趙國在占領了這里之后并沒有進行任何的破壞,加之雍都并非邊境重要城塞,所以在這里只有一千守軍,而在一千守軍之中還只有一半是趙國人。
白起覺得這樣的一座城市應該是很好打的。
作為一位名將白起從來都不會過分樂觀,所以他認為拿下雍邑應該用一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就足夠了。
第三天的中午,雍邑被攻破了。
由于這場攻城的特殊性,所以像之前任何一場勝利之后的屠城和劫掠都沒有發生。
白起坐著自己的戰車在大批秦軍將士的簇擁下進入了雍邑之中,來到了雍邑的官衙。
剛下車走進大門,白起就微微皺起眉頭。
門后面是一處小小的空地,在這里橫七豎八的倒著幾十具尸體,大部分都穿著趙國士兵的衣甲。
白起淡淡的說道:“趙國守軍都死完了?”
一旁秦國將軍答道:“除了有些重傷被俘的,幾乎全死完了。”
白起不再說話,走入官衙大堂。
大堂之中,一名身著趙國官員服飾的人被幾名秦國士兵看押著跪在地上,披頭散發,頗為狼狽。
身邊隨從在白起耳邊低語:“將軍,這便是老秦人在雍邑之中最大的叛徒,也是雍邑令的長史李灝。”
白起點了點頭,毫不客氣的坐在了上首,注視著面前的李灝:“抬頭。”
李灝抬起頭來,白起看清了他的容顏,這是一個看起來年紀應該剛過二十不久的年輕人,雖然被俘,但是臉上卻毫無畏懼之色。
李灝盯著白起,道:“你便是白起?”
有人喝道:“大膽!將軍之名也是你這蕞爾小吏能直呼的?”
白起擺了擺手,示意其他人不要插嘴,然后對著李灝道:“你既然是老秦人,為何要給趙人做事?”
李灝哈的一聲,冷笑道:“怎么,趙國人來的時候,你們和你們那位大王拋下子民猶如喪家之犬一般逃到南方,如今竟有臉來向我等留守關中的子民們提出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