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卯目光炯炯,十分激動的說道:“屈卿,原本想要擊敗趙國人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現在趙王竟然昏了頭主動想要渡河和我們決戰,這簡直就是給我們一個勝利的機會,我們是萬萬不能錯過的!只要我們能夠半渡而擊,那么趙軍必定敗亡,這一次所有人的危機也就完全解除了!”
芒卯當然有理由這么激動,畢竟在三個同盟國之中壓力最大的就是魏國。
一旦這一戰失敗的話,韓國和楚國還有希望卷土重來,但魏國基本上就要重蹈齊國和燕國的覆轍,成為七大戰國之中第三個被趙國滅亡的國家了。
另外一方面來說,在經歷了宿胥口之敗后如今的魏國只有五萬兵馬,是三國同盟之中兵力最少的,這也讓芒卯心中總是有一個非常強烈的不安感,這種不安感在找到了一個情緒的突破口之后,也是一下子就猛烈的發泄了出來。
屈原并沒有立刻接芒卯的話,而是看了一眼一旁的韓文,道:“韓卿,你怎么看?”
韓文深吸了一口氣,想起了剛剛趙王讓人給自己送來的那封信。
其實剛才韓文說了謊,這第二封趙王寫來的信上說的還真不僅僅是勸降的一通廢話而已。
由于這封信是指定要送到韓文手中的,所以趙何在里面寫了一些只有韓文才能夠看到的話。
現在,也就是韓文依計行事的時候了。
韓文定了定神,緩緩的說道:“屈卿,其實老夫覺得,既然趙王想要渡河開戰,那么便與他開戰就是了。趙王如此光明磊落,若是我軍反而去做什么半渡而擊的行為,豈不是落了下乘,被天下人恥笑了?”
芒卯一拍大腿,怒道:“韓卿這番話我就不敢茍同了,什么叫被天下人恥笑?這戰爭之事原本便是應當無所不用其極,如今趙強而聯軍弱,若是不使用一些計策的話怎么擊敗趙國人?難道要為了所謂的光明磊落讓我們聯軍陷入戰敗的境地?”
韓文看著芒卯,搖頭道:“芒卿這番話老夫覺得值得商榷。三國聯軍加一起如今也超過了二十五萬,而趙國不過才二十萬兵馬,明明我軍兵力占優,趙國又何來的優勢?”
芒卯嘿了一聲,道:“你韓卿沒有在戰場上和趙國人并肩作戰過,有此錯誤看法我也不怪你。趙國的實力可不是能夠用數量來衡量的,別的不說,震天雷和重炮你怎么解決?”
韓文不動聲色的繼續說道:“震天雷和重炮雖然是攻城神器,但趙軍從未在野戰之中大規模的使用過這兩樣兵器,因此這兩樣兵器不足為慮。”
兩人越吵越是激烈,屈原不得不開口道:“兩位稍安勿躁,先停一停。”
芒卯和韓文對視一眼,雖然臉上都帶著微微的怒意,但還是不約而同的閉上了嘴巴。
這一次為了對抗趙國,三國的國君之間十分難得的在兵權這方面達成了一次默契。
作為聯軍主將的屈原并不僅僅是一個名義上的領袖而已,韓王和魏王都已經頒布命令,讓韓文和芒卯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要聽從屈原的意見,直到這一戰雙方分出勝負為止。
所以這一次屈原是真正意義上的主將,芒卯和韓文都屬于他的下屬。
有了兩位大王的命令在,別管芒卯和韓文吵得多么激烈也好,只要屈原一開口那就是最終決定,誰也更改不了。
屈原應該要做出什么樣的決定?
屈原其實在心中早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看了一眼面前的芒卯和韓文,緩緩說道:“兩位,我已經想好了。既然趙王想要戰,那么我們自然是要和他決戰的。我將在今日派人回復趙王,我可以讓他在濟水之上架設浮橋,三日之后我將率軍后退十里,等他渡河之后前來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