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賢從懷中拿出一封信,輕聲道:“大王,韓文那邊已經讓人送信過來了。”
趙何看著韓文的這封信,眉頭漸漸展開,突然問了一個問題:“你說,韓文此人真的可靠嗎?”
繆賢想了想,道:“應當是可靠的,過去的這段時間里韓文幫助大趙做了不少事情,任何一件事情爆出來給韓王知道都能夠讓他和他全家死無葬身之地。不僅如此,在領兵出發的時候韓文更是假托生病為由,將其長子秘密的送到了邯鄲作為人質。”
趙何伸手敲了敲桌案,道:“韓文有幾個兒子?”
繆賢會意的答道:“生了五個,但其中三個都夭折了,除了這二十一歲的長子之外就只有一個五歲的幼子了。”
趙何緩緩點頭,道:“所以,你是覺得韓文可以信任了?”
繆賢答道:“臣和蘇卿的看法,韓文應當有八成的概率是真心實意想要投奔大趙的。但究竟如何,還要請大王定奪。”
趙何看著面前的繆賢,半晌沒有說話。
為什么趙何能夠同意趙奢的這個計策,除了對趙國兵力的自信以及對屈原性格的了解之外,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底牌就是韓文。
只要韓文是真的死心塌地要當趙國的追隨者,那么萬一屈原食言而肥來一個半渡而擊,趙何也可以讓韓文直接帶著韓軍反戈對楚魏兩軍來上一計悶棍,即便韓軍不是楚魏聯軍的對手,也足夠拖延出讓趙軍主力渡河的時間了。
如果屈原并未食言能讓趙軍主力渡河的話那就更好,趙何自信能夠在正面也一樣擊潰三國聯軍,韓文反水就是錦上添花讓趙軍少死一些人,不反水無非就是趙軍多付出一些傷亡,多殺幾萬韓軍將士罷了。
總的來說,在確保全軍渡河之前,韓文對趙國的忠誠還是很重要的。
對于韓文這個點,一直以來負責聯絡的都是繆賢,蘇代也和韓文有過一些接觸。
所以對于趙何而言,問題并不是“要不要信任韓文”,而是“要不要信任繆賢和蘇代對于韓文的判斷”。
沉默了片刻之后,趙何緩緩說道:“那你就讓人回復韓文那邊,讓他三天之后依計行事就是了。”
繆賢臉色一正,應聲而退。
趙何坐在大帳之中,心情也是有些起伏。
若是這一戰能勝利的話,魏國必將滅亡,剩下的秦國已經是沒了牙的老虎,韓國從來都是一個弱雞,楚國也必然元氣大傷。
換言之,這已經是諸侯最后一次聯合起來抵擋趙國一統的機會了。
只要能夠獲勝,那么趙何這么多年以來孜孜不倦所追求的華夏一統,便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