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胥口。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十萬趙軍浩浩蕩蕩抵達,地方官和民夫們早有準備,寬闊的河面上成百上千條船只穿梭,無數趙軍將士登船并井然有序的渡河。
剛剛抵達黃河南岸的趙何從船上跳下來,對著身邊的樂乘笑道:“上一次在這里大戰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呢,沒想到這么快寡人就又重游故地了。”
樂乘同樣笑道:“如今宿胥口已經是大趙腹地渡口了,從今以后是再沒有在這里開戰的機會了。”
趙何笑著點頭,道:“是啊,都說寡人是個戰爭狂人,其實……嘿,寡人才是那個最希望和平的人。不把諸侯全部消滅,不平定這個天下,老百姓們哪里來的和平可言?”
樂乘十分認真的說道:“大王說的對。”
趙何登上了早就已經在此等候的馬車,信口問道:“對了,白起那邊有什么動靜嗎?”
樂乘立刻答道:“白起已經率軍從壽春出發了,具體的情況還在打探之中。”
趙何若有所思,又問道:“你覺得白起會向哪個方向進軍?”
樂乘同樣認真的說道:“臣不知道。”
趙何默默的將樂乘身上的目光收回,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緩緩說道:“繼續進軍吧。”
馬車粼粼向前,帶著十萬趙國大軍繼續南下。
目標——陳城!
陳城作為楚國不久之前的首都,是趙何必須要先行拿下的。
等到拿下陳城之后,趙何再見機行事(主要是看白起的動向如何),視情況做出下一步的決定。
白起嘛,畢竟是喜歡出奇制勝的人,不到最后一步,趙何也不清楚
樂乘過了一會之后忍不住問道:“大王,那韓國呢,難道就這么不管了?”
趙何笑道:“韓王沒了新鄭,他的軍隊也基本上賠光了,如今韓國已經完全沒有任何翻盤的本錢了,寡人又何須去顧忌呢?就先讓韓國多存在一陣子,等到寡人收拾了白起之后再說吧。”
另外一邊,在拿下了魯關之后,廉頗和趙奢也帶著原本任務是征討韓國的這支趙國大軍繼續南下,直指宛城。
而在更加西邊數百里,和南陽郡隔著秦嶺巴山兩處大山脈的漢中,戰火也已經燃起。
在褒斜道的最南端,大約是出口北部十二里左右的地方,這條一直以來肩負著連接關中和漢中的大路遭遇了兩座山嶺的夾擊,左邊的叫做七盤嶺,右邊的則叫做石門關。
秦國相邦魏冉帶著三萬兵馬就在這里組成了防線,重重疊疊的壘壁和營帳遍布群山,讓人望而生畏。
樂毅站在自己的戰車之上,沉靜的臉龐上沒有任何的表情,心中的思緒卻在不停運轉。
“都說蜀道難,如今這漢中道也同樣是不遑多讓啊。”
一路過來,秦軍設置的那些個障礙其實也不算什么,畢竟樂毅手中這么多的兵馬也不是吃素的。
主要還是這條第一次走的褒斜道,雖然當年已經是開拓過了一次了所以才能讓司馬錯的大軍從這邊進入漢中,但那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如今這條道路年久失修崎嶇難行,實在是讓人煩不勝煩。
和狹窄的褒斜道內段相比,戰場這邊倒還是有大約一兩里地的正面來讓趙軍展開,并能夠以此來發動攻勢。
但問題在于對面的魏冉又不是傻子,為什么人家就偏偏要讓你到這里,而不是直接在更深的谷道里堵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