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臉橫肉身材矮壯的烏勒尕是東胡王的親信牧奴,從小跟著東胡王長大,是東胡王麾下的頭號大將,聞言立刻領命而去。
片刻之后,烏勒尕就帶著一支東胡萬騎朝著趙軍直撲而去。
戰斗迅速開始。
和步兵不同,騎兵的作戰其實沒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至少在這個時代就是如此。
兩股箭雨不停的起起落落,猶如飛蝗一般的落入對方的騎兵陣地之中,時不時可見一名又一名的騎兵中箭倒下。
雙方的傷亡都在迅速的增加。
但很快,各自雙方的統帥就都看出了不對。
趙何露出了微笑:“東胡人……也不過如此嘛。”
東胡王的眉頭則緊緊的皺了起來:“趙國人……竟然這么強?”
和明顯有些散漫,射箭之時也十分不齊的東胡騎兵相比,趙國騎兵的整體性明顯更強,不但前進后退十分有序,而且射箭之時也是極為嚴整,可以說是指哪打哪。
雙方之間的差距還體現在了武器裝備上。
趙軍騎兵每一支箭矢上的箭頭都是鐵制的,東胡騎兵單薄的衣甲在這些鐵箭頭面前和沒穿幾乎沒有什么區別。
反觀東胡聯軍的箭矢就多種多樣,有削尖的木制箭頭,有磨鋒利的石制箭頭,還有軍官和將軍們使用的青銅箭頭,可以說是亂七八糟的什么都有。
但即便是最為鋒利的青銅箭頭也必須要命中某些關鍵身體部位才能夠對趙軍騎兵身上統一制式的皮甲造成殺傷,剩下那些品質更為低劣的箭頭就更加不用說了。
同樣是一箭命中,被射中的東胡騎兵十有**斃命當場或者落馬,而趙軍騎兵只有不到一半甚至更低的可能性會死,有三成左右的可能性落馬,還有三成的可能性是輕傷甚至毫發無傷。
一波兩波對射下來還沒什么,但時間一拉長,數量更多的東胡騎兵劣勢反而越來越大。
趙何一開始還有些擔心,后面越看越是興味索然。
這簡直就是成年人痛打小朋友嘛。
不過想想也是,趙國現在據有絕大部分華夏的資源,數千萬的人口,無數的資源和財富,而東胡呢?只不過是草原上茹毛飲血,甚至都沒有真正形成一個完整國家的部落聯盟罷了。
從歷史學家的角度來說,雙方甚至都不是一個時代的!
當一支響箭響起,趙軍騎兵們突然策馬疾進朝著東胡騎兵們沖去,并從腰間拔出馬刀和長劍的時候,趙何就知道這場先鋒戰已經結束了。
而在另外一邊,東胡王看著自己麾下最富盛名的烏勒尕被一名不知名的趙**官一刀砍下腦袋并掛在馬鞍上,臉色一片鐵青。
在東胡王的旁邊,眾多東胡部落首領和將領相顧失色。
“大王,現在該怎么辦?”
東胡王一咬牙,冷聲道:“不要慌,這一次我們派出去的兵馬太少了。你們看,趙國人又派出了五千騎兵,來人啊,再派三萬騎出去,這一次一定要找回場子!”
另外一邊,趙何神色輕松的對著趙奢說道:“等會你帶著這五千龍驤軍擊潰東胡人之后,就直搗對面的王旗吧,寡人會帶著大軍隨后跟上的。”
趙奢拉下了面甲,將自己徹底變成了一個籠罩在重甲之中冷酷無情的鋼鐵人:“喏!大王,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