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通常是全民皆兵。
所以,除非是他們主動南下,不然的話他們的婦孺一般都不會距離軍隊太遠。
對于人人都能騎馬的民族來說,也不需要顧慮什么婦孺們的體力能不能支撐的問題。
在擊敗了東胡軍隊的第三天,趙軍的斥候就在烏桓山以西,距離戰場大約一百五十里的地方發現了東胡婦孺們逃亡的蹤跡。
第五天,趙何就率領大軍追上了這支逃亡大軍。
面對六萬多氣勢洶洶的趙軍,數十萬東胡婦孺們能做的就只有投降。
“大王,我們要怎么處置他們?”趙奢發出了詢問。
趙何顯然早就胸有成竹,道:“都帶回遼西吧。”
把這幾十萬婦孺全部殺掉這種選項實在是過于冷血無情了一些,趙何自問是做不到的。
而且現在趙國也很缺乏人口啊,如果能夠將這些東胡人給漢化掉的話,那么就憑空多出了幾十萬人,未來趙國騎兵的兵源也能有足夠的保證。
在同化胡人這方面趙國還是比較有經驗的,如今趙國邊騎軍團之中的大量士兵就是來自于曾經的林胡和樓煩胡。
拆散、安置、架空、逐步同化等等手段,趙國邊騎軍團都是有一整套很成熟的方案,就連趙何這個穿越者看完之后都覺得自己挑不出太多的毛病,唯一能做的就是從文化的方面下手。
趙何如今已經開始鼓勵許多學宮之中的士人們到北方邊境上去宣揚華夏文化,趙國官府也在北方邊境之中設立了專門的有司來負責這方面,雖然眼下的情況并不能說是大功告成,但起碼也是按部就班的去做了。
經此一戰之后,整個漠南草原的東部勢力基本上已經被趙國一掃而空。
歷史已經告訴過趙何,草原游牧民族就好像是野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只有將這片土地納入到統治之下,才有希望徹底斷絕草原對中央王朝的威脅。
于是,趙何宣布成立東北都護府,以剛剛成年的趙國王弟平原君趙勝為東北大都護,都護府目前暫時下轄通遼、赤峰、錫林、興安四郡,均為趙國新增之領土。
趙國邊騎軍團長趙奢兼任東北都護府大將軍,邊騎軍團同時負責對都護府各郡的守衛。
趙何同時向上述四郡之中的所有游牧部族發出命令,限時今年秋天之前各部首領率領繼承人前往東北都護府治所陽樂城宣誓效忠,否則將視為不服趙國之逆賊,將出動大軍征討。
除了興安郡所在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實在是太過北方一些所以趙何打算放一放之外,其他三郡趙何是必須要牢牢抓在手中的。
趙何一邊帶著俘虜們南下一邊發布這一條條一項項的命令,等到整個架子基本上有了個框架之后,他也就回到了遼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