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霞深處隱吾軀,修煉天皇訪道機。一點真元無破漏,拖白虎,過橋西。易消磨天地須臾,人稱我全真客。伴真虎,守茅廬。過幾世,固守男兒。
金庭山,郁郁蔥蔥的樹林中,韋護坐在一塊礁石上作道歌,一只麋鹿睜大了眼睛,默默聽著。
就在這時,他聽到道行天尊的傳喚,伸手摸了摸麋鹿毛茸茸的額頭,借著土遁,須臾間便來到了玉屋洞,見道行天尊站在洞口等候,有些詫異,上前拜道:“不知師父喚弟子有何要事。”
師父性子散淡,若沒有重要事情,絕不會在洞口等自己。
“韋護,你跟為師有多少年了。”
這個弟子非俗非道的打扮,與闡教一貫的形象有些不符,道行天尊并沒有要求他與自己一致。韓毒龍和薛惡虎福薄,死在西岐,自己門下只剩這一個弟子,對他,道行天尊非常喜愛。
韋護道:“自天皇時期拜入師父門下,至今已有兩千載。”
天皇時期指的是伏羲領袖人族大戰的時代,他早已功成身退,與神農、軒轅住在火云洞,被世人稱為火云洞三圣,地位僅在幾位教主之下。
道行天尊一怔,嘆道:“兩千載,不短了。你收好東西,去西岐助你姜師叔伐紂,來日功成之時,必有你一番造化。”
“啊!”
韋護表情有些錯愕,不解道:“師父不是為弟子算過,等呂岳出山,才是我下山之時么。”
道行天尊肅然道:“天數有變,你要提前下山。”
一大早,白鶴童子領元始天尊的法旨而來,事情緊急,白鶴童子并未說出變數在哪,便匆忙而去,搞得道行天尊一臉郁悶。
韋護點頭,隨即去洞中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戴上頂盔,拿著降魔杵,向道行天尊道別:“師父,弟子這便下山去了,你多保重!”
道行天尊點頭,神情有些不舍。
……
西岐,姜子牙上昆侖回來已有半月,他一直不出城作戰,是在等師門的幫手。有師尊一句話,至少有兩位三代弟子來助自己伐紂。
“報告丞相,有位自稱李靖的人求見。”
姜子牙大喜,忙道:“快情!”
一旁的金吒、木吒喜不自勝,低聲道:“是爹爹來了。”
對于李靖的大名,在場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為他是三吒的父親,燃燈道人的徒弟。一家五口,有四人是闡教門人,論家族勢力,在闡教無人出其右。
“李靖見過丞相。”
李靖大步流星,進廳后向姜子牙先行了一禮,當陳塘關守將那會,他膽小怕事,自拜燃燈為師后,整個人的氣質發生了很大變化,一副仙風道骨,世外高人的風范。
“李元帥不必多禮。”
對李靖,姜子牙不敢托大,此人以前在陳塘關當過總兵,現在拜入燃燈老師門下,身份貴不可言,說是三代弟子第一人也不為過。
金木二吒上前道:“見過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