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姜子牙大軍距離成湯大營不足三里之時,只見一面黑色大纛從正前方低矮的山梁后面冉冉升起,緊隨大纛之后出現的,則是一大片綿綿無際的長戟之林,再后出現的,才是洶洶人潮。
烏壓壓一片,幾乎給大地披上一層黑衣。
大纛上一個鄧字迎風飄揚,姜子牙心中一緊,難道鄧九公此時歸營,不會這么巧吧。
“傳令下去,準備列陣迎敵。”
一聲令下,幾名傳令官策馬由前向后,大聲高喊:“元帥有令,全軍列陣迎敵。”
“元帥有令,全軍列陣迎敵。”
八萬大軍擺成一個方陣,靜靜等待前方成湯大軍。
……
在離姜子牙大軍半里之遙時,鄧九公下令全軍停止前進。當然為了打姜子牙一個措手不及,他偽裝成一個普通小將,掩藏在大軍之中。
對于這場突然其來的戰爭,鄧九公在心中推演了十幾次,他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姜子牙得知自己不在軍營,所以才會這么大張旗鼓出戰。
按理說,姜子牙是一個兵家,是兵家就難以跳出這個時代的戰爭禮儀。自己這邊,前兩天剛掛免戰牌,姜子牙才隔一天功夫就開戰,必然有所倚仗。當然,他倚仗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增加戰將是一方面,除此外,難道就沒有自己不在軍營這一因素。
換成自己,連續在戰場上失機了幾次,也會變得謹慎,姜子牙老謀深算,難道他就不會。
所以無論有沒有這個因素,鄧九公必需要賭一次,賭輸了,對自己來說無非吃了一個敗戰,只要余化、鄭倫、鄧嬋玉和土行孫在,自己就沒有什么損失;賭贏了,自己必然能重創姜子牙,趁機斬斷他一兩根手指。
“太鸞,我交待你的事情,你可記住。”
這次,鄧九公沒有把底牌放在余化幾人身上,因為他們的能力早在戰場上暴露了,暴露了就意味著失去了奇效。姜子牙手下不缺能人,想必早有應對之策。
太鸞精神一震,說道:“元帥放心,我必用你借我的法寶,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鄧九公點頭道:“記住,切不可貪功,干掉一兩個敵人就是,不能趕盡殺絕,否則對我們沒有什么好處。”闡教的人自以為是,天上地下,唯他們一教為尊,其他人都是旁門異類。
這樣的人心胸狹隘,仗勢欺人,你動他們一兩個門人,他們顧及自己道德真仙的身份,只將門人之死推脫為天數,不會找你麻煩。但是你要是一下子動多了,那他們會撕下偽善的面孔,想辦法弄死你。
太鸞道:“元帥但請放心,你的話我不敢違背。”
鄧九公點頭,他望向對面陣營,看姜子牙準備派何人出戰。對面陣營多出了兩個人,一個英俊少年,戴著頭盔,手執降魔杵,想必就是韋護,這人日后肉身成圣,成為三教護法全身;另一中年道人威嚴不俗,站在姜子牙身旁,這人若是三代闡教弟子身份,那就是李靖了,如果不是,那就不知道是誰了。
……
姜子牙極目望去,找不到鄧九公的身影,心中一松,看來只是敵人帶著鄧九公的帥旗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