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謙看了他一眼,向紂王道:“陛下,臣以為不妥,平南王為朝廷立下汗馬功勞,豈可因為懷疑就將他定罪。魯大人所言,完全是無的放矢。”
魯仁杰道:“我聽說張大人私下與平南王交好,之前就對平南王支持不遺余力。張大人莫要忘了,你是大商的臣子,豈能以個人交情置朝廷安危于不顧。”
張謙臉上閃過溫怒,喝斥道:“一派胡言!”
以前的魯仁杰,對自己大獻諂媚,謙卑態度十足,現在一朝得志,整個人變得目中無人。
紂王皺眉道:“好了,你們兩個不要爭執了。鄧九公的為人,朕十分清楚,你們不必多言!”
紂王發話了,即便魯仁杰對鄧九公再不滿,也不敢告狀。一旁的微子面色凝重,他心中有一股不詳的預感,成湯仿佛被一只無形的黑手給籠罩著,表面雖風平浪靜,可暗里卻是暗潮洶涌。
張謙忽想起一事,從袖口里面拿出一份奏折,大聲道:“陛下,這是北方送來的戰報。”
紂王命黃門將奏折逞過來,拿起一看,頓時臉色一沉,氣得將奏折扔在地上,大發雷霆:“豈有此理,這崇應鸞狼子野心,居然行謀逆之舉!”
微子心中一凜,忙道:“陛下,可是崇城起兵了。”朝廷在北疆吃了大敗仗,虛弱的國力呼之欲出,雙方已經撕下偽善的面孔,崇應鸞又豈會善罷甘休。
紂王憂心忡忡道:“邊關守將來報,北疆在厲兵秣馬,似要對朝廷大舉用兵。”
潼關幾度告急,若被姜子牙拿下,西岐二十萬大軍便能長驅直入,直達孟津,兵鋒直指朝歌。而現在崇城出兵,真是雪上加霜,難不成天要滅成湯江山。
此言一出,除了張謙外,微子和魯仁杰神色大變,明眼人都看出來了,兩鎮諸侯齊頭并進,這朝歌只怕守不住了。本來,幾個月前,朝廷局面大好,那時群臣對平叛充滿了信心,誰又能想到,現在頹敗如此了。
張謙道:“陛下,崇城離朝歌有幾千里之遙,崇應鸞出兵,至少一個半月才能到達朝歌。為今之計,是等平南王回來再商討大事。”
他將力挽狂瀾的希望寄托在鄧九公手上,若連鄧九公都守不住朝歌,那成湯算是完了。
微子附聲道:“臣以為張大人說的甚是,當前局面雖然糟糕,但是也有應對之策。只要消滅一鎮兵馬,我大商便能轉危為安。”
魯仁杰不語,這種艱難局面,他可不想被紂王發配邊疆守國土,那樣跟為國捐軀沒什么兩樣。
“對對,朕還有鄧卿在,這江山一定守得住。”
紂王臉上閃過一抹酡紅之色,眼神變得堅定起來。
張謙見紂王神色還算鎮定,心中不禁松了口氣,現在只能盼望鄧九公早點率兵回朝,解救朝歌于水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