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后來呢?”
老和尚有些緬懷的笑了笑:
“后來...老衲的師父告訴老衲,修行一道必須先立一個心,而不是猛吃豬腦魚腦,或者進行腦力訓練開發大腦。”
謝承文哈哈一笑,隨后收斂了笑意認真的看著老和尚,老和尚抿了口茶又接著說道:
“這個心,就是一切修行的根本所在,那就是‘信’!”
“信?相信的信?”
老和尚贊賞的看了謝承文一眼:
“小施主果然聰慧過人,不錯,就是相信,如果根本就不相信這世界存在法力、存在超凡,你又如何能修得出法力,又如何能駕馭法力?所以,你得先信!”
“嗯,這個我明白了,接著呢?”
“接著,當然不斷的強化這個信了,一開始老衲只是機械的按照師父的教導,坐在佛像前面念經、觀想、體悟,許多年以后,忽然有一天,就感覺到了法力的存在。”
謝承文驚訝的看向老和尚:
“就是這樣?”
“對呀,就是這樣,是不是很簡單很容易?”
謝承文點頭,這確實簡單的過了頭,只要堅信,然后日日念經,時時觀想,就可以修出天眼,不用吃魚腦豬腦,也不用進行腦力訓練,這事誰信?
不過謝承文也不覺得這老和尚在騙自己,他沒有欺騙謝承文的理由。
老和尚微笑著看向謝承文,頓了頓又道:
“老衲自己也總結了一番,覺得除了信之外,還需要‘誠’,有句話不知道小施主聽過沒有,叫做‘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持之以恒,報之以誠,心藏得開,照見自性。說起來簡單,看著容易的事,未必就真的那么容易、那么簡單啊。”
謝承文身體一震,雙眼失去了焦距,一臉若有所思的樣子。
陽光透過樹葉,在地上灑下點點碎屑,隨著時間流逝,光點悄悄移動,老和尚靜靜的品茗,和風輕輕的飄過,帶來淡淡的香火氣息,和一聲聲虔誠的祈愿,如星海天籟似有似無。
“大師父,回響的是自己的心吧?”
老和尚笑了:
“除了自己的心,原本就沒空無一物啊。”
謝承文哈哈一笑:
“大師父誑我,這一草一木,一滴一沙,不都在那里么。”
老和尚笑而不語,謝承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匝了匝嘴又笑道:
“大師父,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是出自哪里?我是在電影里聽到過,覺得這話說得確實有意思。”
“是我佛門前輩弘一法師所說,弘一法師小施主可能不知道,但是長亭外古道邊這首詞小施主肯定聽過。”
“啊!李叔同,知道,知道,這位厲害!原來他還是佛門弟子。”
“弘一法師著有《晚晴集》,小施主得閑可以看看,挺不錯的。”
“我會看的,大師父還有什么介紹么?”
老和尚笑了笑道:
“別人的路小施主未必能走,但是別人的經驗你可以參考一下,所謂修行,就是不斷覺醒的過程,是不斷逼近自性的過程,不管用什么手段和方法,信與誠都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說是根本所在,不可或忘。”
“多謝大師父教誨,晚輩銘記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