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之術屬于左道中比較有活力的一個分支,因為它接地氣,在世俗中有著廣泛的受眾和剛需。
而風水之術源自《易》,發于《奇門遁甲》,其發端時期可以追溯到秦末漢初,差不多兩千年的發展歷程,讓風水之術的分支多如牛毛,其中流傳的門道和流派恐怕沒人能說得清楚。
謝承文雖然并不懂風水,但是《奇門遁甲》這本左道祖書他卻是有研讀過的,當然,主要是兩位老婆研讀,他就是跟在后面吸收兩位老婆的研究成果而已。
光輝和小初心認為,《奇門遁甲》是一種數學分析法,或者廣義一些,可以看做一種數學綱領,所謂的綱領,就是普適的數學規則和思維方式。
在《奇門遁甲》這個綱領下,又被創造出許許多多的算法,這些算法一開始是為了解決個體發展和預測這個命題的,也就是所謂的算命,之后,又從單純的算命預測,發展到干涉和修正命運的高級層次。
但是很快,左道先賢們就發現,個體是離不開群體的,于是,算法開始變得復雜起來,復雜到最后以靈魂之力都無法計算,他們不得不又將算法割裂開來,應對不同的對象參數和變數,形成了側重點不同的流派算法和秘術。
隨著算命改命算法的不斷發展,又有聰明的左道中人發現,個體的命運不僅僅跟活著的群體有關,還跟已經死去的祖先有關,這就是所謂遺澤的影響。
于是專門研究遺澤的流派出現了,這個流派瞬間就發展壯大,左右了整個華夏文明中的祭祀文化主流。
發展到這里,風水一脈已經徹底從道家脫胎出來,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龐大群體,這也是左道最興盛的一段時期,對應具體的年代,是商周時期。
隨著風水一脈的壯大,其中的精英也越多,于是,苦研這個數學綱領的風水師們又發現,不但活著的群體和死去的人會對個體的命運造成影響,生活的環境也會對人造成影響。
在這個大發現出現于秦末漢初,其后的兩三百年期間,風水秘術基本構成已經完備,后由于戰亂遭受一些挫折,到了唐朝時期風水之術徹底定型,之后的一千多年風水之術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變。
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風水之術基本上形成了幾個主流流派:
一個是主攻天脈的流派,所謂天脈,就是龍脈三支的第一種,當然,這些龍脈啊天脈什么的,都是隱喻之詞,真正的意思是指由文化信仰乃至于文明信仰所形成的,對社會群體和個體產生影響的傳統和源流。
所謂的‘脈’,指的是抽象意義上的‘傳承血脈’。
那么什么是文化信仰和文明信仰的影響力呢,舉個栗子,比如昆侖,在華夏文化傳說中,昆侖是眾神的居所,是華夏文化的發端。所以,昆侖本身被意象化,說起昆侖人們自然就將之與神仙聯系起來,將之與華夏文明的存續聯系起來,這就是文化信仰的影響力。
類似的還有五岳鎮九州,三江孕華夏,這五岳三江,也代表著華夏文明起源和發展的信仰。
天脈流派,就是在這些強大的文化文明信仰的凝聚點上做文章。
往大了說,諸如昆侖墟、逍遙谷之類的名門,其實就是占據著這些頂級的信仰凝聚點來發展自身,當然了,他們不可能真的去占據利用這些信仰凝聚點,只是蹭蹭好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