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已經被樹脂封裝了起來,按照劉院士的建議,謝承文將其做成一個標準的封裝芯片,否則還需要專門制作一個測試夾具,雖然這對謝承文來說也不是什么難事,不過有現成的東西自然不想再做多余的事情。
不過這個芯片正式生產的話,劉院士建議謝承文可以考慮另行建立標準,因為采用現有標準就必須給人家交專利費。
量子芯片跟傳統的芯片不同,不需要考慮生態問題,所以也不用理會已經被各大芯片廠商和研究機構布置的密不透風的專利壁壘,完全可以自行建立一套新的標準,建設屬于自己的專利壁壘。
反正這東西根本不怕抵制,如果外國人不想用那更好,華夏的市場足夠,完全可以自己關起門來玩,不用多久,華夏就能在信息技術方面甩開他們八條街那么遠。
當然,前提是謝承文在論文中提到的技術和工藝都能夠順利的實現。
捏著比拇指指甲蓋略大一點的黑色芯片,劉院士的手有些控制不出的發抖,并非老年癡呆癥的前兆,而是有些小小的激動,親眼看著謝承文用手工制作出微米尺度的芯片,劉院士在驚訝之余,對謝承文的信心也悄然的增長了許多,或許,謝承文說的都是真的,那樣的話...
未來廣闊的新世界仿佛就在眼前,身為一名人類的探索者,劉院士要是沒有什么感懷那才是不可思議呢。
“劉院士,沒有指令集,怎么測試?”
“先測試物理特性吧。”
如果有指令集,直接編寫一段程序,讓程序跑環就能直觀的看到芯片的性能,但是沒有也沒關系,在專業人士面前,只需要測試一些物理參數,就能算出芯片的理論值。
“首先是響應速度和關斷延遲。”
劉院士一邊在萬能電路板上搭接導線,一邊開口說道,謝承文換了個角色,開始給劉院士做助手。
兩個小時后,連中午飯都沒吃的劉院士終于放下手里的簽字筆,伸直了有些僵硬的腰桿,眼睛卻依然盯著數字示波器上跳動的數字和波形。
“真是難以想象,不,應該是竟然跟理論值相差無幾。”
劉院士激動的轉頭看向一旁面色平靜的謝承文,有些糾結的又道:
“你真的不愿意專門研究這個?”
謝承文搖頭:
“我是個修行者,這不是我的專業而是您的專業領域,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您了。”
劉院士鄭重的看著謝承文:
“這可是名留青史的巨大功績,以及極其巨大的財富。”
謝承文呵呵一笑:
“那些對我沒啥用啊,當然,事實上該我的利益也跑不了,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