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棧之內倒是瞧見人影綽綽,忙活之中,一名店伙計瞧見了二人,當即露出一臉熱絡的笑容:“兩位,里面請!”
客棧大堂之內,只有寥寥十幾張木桌,木桌老舊,上面布滿了油膩,可仍舊有十之七八坐上了客人。
這洛陽城自然有數不盡的江湖人,這其中有兩桌,明顯都是江湖游俠,年紀都不大。
有一桌客人最為特別,一名老道士,一名小道童。老道士客串起了說書人的角色,吸引了周圍不少的目光,小道童就坐在一旁,托著腮幫子聽著老道士的講述。
這原本應當是老道士給小道士講故事,不想引起了鄰桌幾位的雅興,老道士這才臨時客串。
可能身在洛陽城的老人,都見過了不少的世面,這老道士的講述,讓人有種身臨其境,欲罷不能的感覺。
老道士侃侃而談,此時正好講到了那數十萬突厥蠻子兵臨洛陽城外,洛陽城內也發生了嘩變,真是內憂外患,迫在眉睫的時機。一位在大唐女帝時期,就盛名在外的姓杜書生,四步成圣,破解了僵局。
誰說百無一用是書生?誰說百無一用還是書生?
若不是那些士子書生寒窗苦讀,登頂廟堂,為百姓謀福,哪來的大唐盛世?
若不是杜書圣四步成圣,平叛了洛陽禍亂,哪來的后世大唐,哪來如今的洛陽城吶?
小道童聽的興起,拍手叫好:“師父,等將來我也想做一個像杜書圣那樣的人。”
“好說好說。”老道士抿了一口碗中酒,臉上掛滿了笑意,伸手愛撫小道童的頭頂。
周圍的客人們,拍了拍腿,有些意猶未盡。這故事也聽過不下十幾遍了,卻總聽不厭,誰叫他們是洛陽人吶?是洛陽的老百姓呀。
只是微微往那邊瞥了一眼,寧不二攥了攥衣角,這故事,她也聽過很多次,每次聽到,她都會想起自己的師父,他就死在那個時代的洛陽城。
“兩位客官,你們是打尖還是住店吶?”伙計聽到了故事結尾,這才想起新進客棧內的兩位客人,急忙收拾出了一張桌子:“先來這邊歇息一下。”
寧不二連看都沒看一眼,獨自走到了客棧柜臺前方,摘下了一塊雅間的牌子,丟下了一塊碎銀子,就自顧自地上樓去了。
跟在身后的郭小九原本想要湊個熱鬧,大好的興致,也只能堪堪作罷,沖著那伙計使了個眼色,又丟下了一塊碎銀子:“弄些上好的飯菜,送上樓去。”
說罷,也摘下了一塊牌子,跟在了寧不二的身后,上了客棧二樓。
“仙子,仙子?”郭小九看著寧不二進了屋子,狠狠關上了房門,還來不及多說些什么,只能撇撇嘴,轉身進入了對面的屋子。
房間內還算干凈,一陣清風從敞開的窗口吹來,打在了郭小九的臉上。
是夜,月光有些微弱的將自己的身姿撒在了客棧的屋頂,伴隨著屋頂小隔門的打開,郭小九探出了頭來,一個瞬身已經踏在了屋頂上。
深深地呼吸了一口,這才找了個清涼的位置坐了下來,瞇著眼睛望向遠方寂靜的夜,好像在等待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