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帝都,是京兆府長安城。坊間也稱之為西京,與之對應的便是十數年的東京洛陽城。
自從那場洛陽城之亂后,現如今的天子陛下,就遷都西京,也就是現在的帝都長安。
恰逢元旦剛剛過去,鼎盛至極的長安城里,還沒有來得及歇息片刻,就又準備迎接一個大日子,連身在廟堂頂端的那些達官顯貴,都被一一驚動,今日剛過正午時分,一輛輛豪奢的馬車,就停滿了明德門前的朱雀大街兩側。
就連平日里在坊間張揚跋扈的南北衙門,都只能在最外圍喝西北風,一輛輛馬車上走下來的大人物,坊間的百姓不認得,甚至那些南北衙門的捕快,都未曾有機會親眼見過。
守衛這些大人物身側的,都是從皇城里調出來的神策軍。
所有人都在猜測,是什么人要入帝都,擺開了這么大的排場,可能也就只比當今天子陛下的游玩入城時的陣仗,略微遜色了那么一點兒。
守在最外圍的南北衙門捕快,不敢回頭向后瞧,倒是依舊對前來湊熱鬧的百姓兇得很。
就在昨日夜里,長安城還迎來了一場雪,今日晨間才停止,一直到現在,天空都不看到太陽的蹤跡。所以,屋檐上、樹梢上都是積雪一片,尚未消融,除了已經被很多人踩踏過的朱雀大街。
明德門外,在三聲禮炮的巨響聲落下之后,來至于禮部的春官開始奏樂,樂調平和,似在歌頌。
十數名看穿著像是從邊關歸來的將士,率先穿過了明德門,走在最中間的,是一匹棗紅色的高頭大馬,馬背上馱著一個胖子,粗略一看,這胖子起碼得有個兩百斤上下。
胖子今天沒有身披鎧甲,只是腰際上佩著一柄制式橫刀,這個胖子長相不算丑陋,甚至讓人能生出一些親和感。
唯獨是下巴上,約莫尺余長的胡須,打破了屬于這個胖子的整體美感。
十數名將士走到了那些早早迎上來的大人物身前,胖子沒有下馬,對著那些大人物微微拱手,就下令手下的將士,繼續前行。
這些個平日里,恨不得鼻子指到天上的達官顯貴,今天吃了癟,卻連大氣都不敢喘。
已經有不少的老百姓,在早些年里,看到過這樣子的情形,等到完全瞧清楚了馬背上的胖子身影,也就確定了胖子的身份。
誰呀?大唐的安西大都護楊胡子。
大唐的大都護,不止楊胡子一個,可能坐到楊胡子這個位置上的,唯獨他一人。
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大都護,卻能掌管隴右、關內、河
(本章未完,請翻頁)
東三道的所有邊關將士。楊胡子甚至原本的身份,并不算得上多么高貴,作為擁有一半突厥蠻子血統的大唐軍士,早些年在邊關,受盡了白眼,可吃了不少苦。
直到后來的一次進京,賊眉鼠眼的楊胡子,莫名其妙與當今天子看對了眼,還認了比自己小了十幾歲,當今天子最疼愛的貴妃為干媽。從此以后,平步青云。
現如今,哪怕已經是大唐境內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比今天站在朱雀大街上的這些達官貴人們還要大一些,可依舊有很多人在暗地里,小聲地議論一聲:“胡蠻狗。”
今日楊胡子入城,是受到了天子陛下的召見。除了已經年近古稀的杜司徒,宰相李林甫以及一直和他不對付的衛國公,幾乎所有的大唐達官貴人們,都在這朱雀大街上,靜靜等候了一個上午的時間。
入城的陣仗并不小,除了早先進入城中的十數名將士和楊胡子本人以外,還有一輛馬車,趕車的是個身著五顏六色怪異服飾的年輕人,馬車里也不知道載著什么貴人。
馬車之后,才是約莫二三百的軍士,這些軍士扛著十幾個大箱子,想來是楊胡子進貢給天子的禮物。
等走到了朱雀大街的一半,穿過了昂長的馬車隊伍,這才在楊胡子的命令下,身側和身后的所有將士,都將攜帶的武器,交給了神策軍保管,除了楊胡子自己。
在朱雀大街一側,有一間書院,不是什么尋常書院,是當今太子殿下就讀的書院,不過如今剛過元旦,得等過了上元節,這書院才會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