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元義,馮國公,我郭小九,今日便跟你死戰一場。”郭小九舉刀,便出刀,向馮元義劈下。
天穹之上,烏云便在瞬息之間密布整片天空,郭小九有求死之志,蒼天猶有不甘。
那他郭小九又豈能甘心,出手便是全力而為,是為了與他馮元義爭個高下。在此之前,郭小九就算是削尖了腦袋,都不抵馮元義的十分之一。
此時,他與馮元義齊高,在天地之間。
馮元義沒有怠慢之色,也沒有了絲毫松懈,他的彎刀就在手中,沒有采取守勢,也是出刀,他認為,唯有出刀,才能配得上此時郭小九的一心求死。
哪怕是馮元義,硬生生逼著郭小九走上了這么一條死路,可馮元義心中無愧,想來郭小九心中也定然無憾才是。
兩柄刀鋒,在天地之間,交鋒
(本章未完,請翻頁)
在一起,整個皇城之下,都是暗潮涌動。
好似有一尊尊高大魔像,巍然立于城下,七八聲悶雷炸響,便有枯骨逢春,化作山巒高聳直上,插入云霄。
有冷風襲來,迷人心弦,讓人沉淪,不知此時此景。
也在瞬息間,兩道耀眼刀芒,一觸即逝。
皇城之下,一切重歸于靜寂,沒有了高大魔像,更沒有枯骨山巒。
兩人站在皇城兩頭,遙遙相望。
佩刀少年將刀拄在地面上,強撐著身體,他渾身上下,都在往外溢血,無時無刻,不是如此。
他的臉上依舊掛著笑意,他望向了皇城另一頭,覺得這匆匆的一生,算不上什么殊榮,但好在活的逍遙自在。
不知為何,郭小九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萬里黃沙之中,那位與宇豐怡死戰而死的老爺子,那個時候他的心情,想來也莫過于此吧。
他的手離開了佩刀,沒有再望向馮元義,他的身軀向后倒去,與那位老爺子,如出一轍。
求死之人,他此生唯獨見過張季明,也最欽佩張季明的求死之志。
現在,在帝都城,在皇城外,輪到了他郭小九不得不死,他便要死了,死得如此暢快。
“你想說的話,我答應你會幫你昭告天下,泱泱大唐境內,便是無人不知。”馮元義收刀,他的手掌輕輕從臉龐之上劃過,一道算不上多么深的刀痕,印在他的臉頰之上。
做為一名宦官,不是靠臉吃飯的行當,馮元義自然不會生氣,郭小九今天就算沒有被他手刃,都將必死無疑。
他收回了目光,準備回到皇城內,既然郭小九已經死了,今日之事,也算是有了個交代。
蒼穹之上,烏云盡散,有一道霞光,在這黃昏之中呈現,是從天的這頭,通往了天的另一頭。
眾人抬頭望去,隱約瞧見有人踏著霞光而來。
來人是一名白袍中年人,中年人下顎上有一縷山羊胡,眼神之中,也盡是滄桑之意。
中年人來到了皇城之外,立在了郭小九身側,霞光便也被引在了皇城之外。
中年人蹲下了身子,抬手按在了郭小九的額頭之上,霞光便縈繞在了中年人的手指上方,順著他的手指,倒灌入了郭小九的體內。
霞光入體,郭小九整個人變得晶瑩剔透,他已經沒有了意識,但想來應當還沒有死透。
已經準備轉身離去的馮元義,如臨大敵,他的手哆哆嗦嗦地握在了刀柄上,聲音也有些顫顫巍巍:“浩然氣,快哉風,千里獨行沒孤鴻。你是儒教自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