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氏進院就不歇氣地張羅道:
“老大媳婦,你拽三兒媳瞎嘮瓜啥,眼里沒活啊,給倒碗水不會?”
宋家老大的媳婦何氏,笑嘻嘻應道:“那我去燒水。”
“燒什么水,先蒸鍋干糧。”
又沖二兒媳朱氏瞪眼:“西廂房沒拾掇能住人?你不趕緊去拾掇等我干吶。”
發現老二家的宋金寶正在鬧錢佩英,鬧著要吃的,馬氏對準小孫子的后脖頸,上去就是一撇子。
朱氏本來都預備要去燒屋子了,心里還想著,她晚飯算是泡湯了,看來連口稀粥都喝不上,發現唯一的兒子挨了打,趕緊轉身給寶貝兒子摟懷里帶走。
至于她生的大丫和二丫在挨婆母的罵,婆母嫌棄二丫沒眼力見也給了一巴掌,朱氏選擇裝沒看到。
“胖丫一回來你兩個死丫頭片子就圍著,平日里像得了饞癆病,一天看八百遍我攢的杏,這時候不曉得端出來給妹妹洗洗吃,養你們兩個賠錢貨有什么用。”
宋老二宋福喜家的大丫和二丫,聽到奶這么罵,不但沒生氣倒有點高興,立刻奔向大屋去取杏。
要知道那杏自從黃了,奶就看的像命根子似的。
先撿出些送去姑母家,剩下的有被蟲咬的分給大伯家的大哥二哥,放蔫吧的給她們小弟宋金寶吃。
唯獨她倆沒吃著。
即便她倆想撿掉地上的也挨罵,奶非說要全留給三叔家,還說等秋收完去交稅銀的時候,多走幾里路,要把攢的杏和新下來的玉米給三叔家送去。
這回胖丫家來了,還讓端出去吃,胖丫不是吃獨食的人,指定能分給她們倆。
而胖丫宋茯苓此時都聽傻了,別看上一世的奶奶對她也不好,但從來不敢罵她,當然了,最主要也是她不給機會,敢對她不好就不去了,姥爺家稀罕她。
哪聽過這個啊,罵親孫女賠錢貨跟罵著玩似的。
不過,對她這個賠錢貨倒是特別好。
馬氏非讓宋茯苓坐下喝粥,又對錢佩英態度極好道:
“三兒媳,一會兒等他們忙完,你快勸大伙也坐下歇歇,一會兒干糧就得,都吃飽飽的。親家公對咱家不賴,咱也得給親家公做臉,沒得讓人說咱宋家雇人干活還不給吃飽飯,我明兒個再去割幾兩肉。”
馬氏又指著錢米壽:“這是那倆幫工家帶的?”
“不是,我弟弟家的。”
馬氏很意外錢家唯一的男丁穿這么破,她先微擰了下眉壓下心里疑惑,隨后沖錢米壽笑得像朵花似的,拽過桌子上裝粥的木桶,一勺子沉到底,給錢米壽和宋茯苓一人盛了一碗稠粥。
“你倆先吃,頭回來奶家,吃飽飽的。”
盛完她就離開,還挺興奮地問:“三兒啊,你和你倆哥哥在門口說啥呢,有啥娘不能聽的。”
沒啥不能聽的,早晚也得說。
只是宋福生要節省時間,他在告訴學過幾天木工的大哥,讓想招把手推車套在騾子上,最好一頭騾子上套一個,這樣就不用人力推東西,讓騾子拉著,弄成三臺車,能帶的東西也多。
讓大哥帶著兩個侄子先忙活起來。
又安排二哥帶著四壯去把糧食往院子里背,這樣等會兒離開直接裝車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