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叫幾個人過來倒動咱今個的口糧。”
宋茯苓招呼完,走到她爹面前把昨日裝銀子的兜子一遞,著急忙慌就去洗臉。
宋福生拿著兜子,他是又著急數剩下的銀子,又著急給白掌柜算干糧錢。
宋里正在那頭聽到動靜,也拄著拐杖趕緊過來記賬。
目前,大伙掙的銀錢和之前在幽州城門口為給宋福生當農戶湊的四十多兩銀,都在宋福生那,湊的那錢也沒往下分。
因為大伙說了,放一堆吧,免得一路上花銷還得天天交,麻煩。所以每天住宿和花銷由宋福生結算,宋里正負責記賬。
白掌柜笑呵呵擺手道:“今兒不用付銀錢。”
為啥?
“因為你閨女啊,她廣結善緣,有貴人給掏了。而且,看看,今兒個你們路上帶的,可不是前個帶的干糧,你瞅瞅,純細面的。”
宋里正以及過來搬干糧的幾個漢子,張大了嘴,一個個都聽愣了。
“胖丫妹子,胖丫?”
宋茯苓趕緊又趕回大通鋪那屋。
郭家姐姐說:“捆被褥的麻繩不夠了。”
宋茯苓爬進炕里,在炕席那里掏了掏,“給。”
一大團麻繩。
“哪來的?”
“之前賣松子,廣源店老板給的。”宋茯苓說完一溜煙又出去了,找到宋福生:“爹,你們昨個打了多少斤松子,秤了沒?”
“秤它干啥?眼下也不賣。”
宋茯苓小聲道:“那也得讓大伙心里有數啊,你也得心里有數。你不可能趕明賣貨大伙一起上吧,得分開賣。大致去掉一些壞的沒籽的松子,去掉一些捂的潮的,最后進賬多少得大致有個數,別說不清啊。”
宋福生聽進了心,雖然大家很實在,但是以后穩定下來真該更注意這方面。畢竟就算親兄弟也得明算賬。
不過:“哪有秤?”
“你跟我來。”
宋茯苓和客棧管進貨和灶房的師傅講,她想用秤。
人家師傅連猶豫都猶豫,還笑容滿面的打招呼道:“今兒走哇?擱那呢,去秤吧,麻袋夠不夠用?不夠用吱聲啊丫頭,我這能倒出來幾條。”
“謝謝伯伯了。”
這時候宋福生也算看明白了,他閨女只用一天時間就差點打入客棧內部。
大家伙也覺得老借光,驚訝壞了都,福生家胖丫咋就能這么出息。
走哪,哪遇見貴人,甭管干啥都能遇到搭把手的。
高屠戶甚至一邊往秤上拽袋子,一邊開玩笑道:“昨個啊,就錯了,就該讓咱胖丫跟著去林子,備不住咱大伙不能摔夠嗆。這丫頭才是小福星吶。”
宋福生聽了這話,干活都咧嘴笑,連句謙虛話也沒有。
最后秤完,大致一千八百多斤。
要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