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啥大區別。唯一區別就是,蒜苗是種在地上,得讓陽光照,它才能變綠。
咱眼下沒那條件在地上種,地上種得搭大棚,扣大棚的油紙太貴了,還得在地上屋子里給燒火,讓蒜苗暖和才能長高啊,所以咱種蒜黃。
一是地窩子里暖和,二是蒜黃沒那么嬌貴,它在地底下沒有陽光照也能生長。
為啥叫蒜黃啊,沒陽光照,葉子變不了綠,它可不就黃,所以叫蒜黃。”
宋福生又給閨女演示,教宋茯苓,讓把浸泡過蒜頭掰開,整齊的種。
“咋種?”宋茯苓湊近學。啊,是這么種的。將大蒜頭朝下,根系朝上,插進土里。
只這簡單的種蒜,差點沒給宋茯苓累死。
因為這整個地窩子里,只留出走路能澆水的地方,剩下要全部種植蒜。
也就是說,一個挨一個,盡量不要留出空隙,要整齊的將蒜插進土里。
一趟一趟又一趟,土里密密麻麻都要種上蒜。
蹲在那,宋茯苓腰都僵了,蹲的腿麻,彎腰撅在地上重復做機械動作,沒一會兒就累的不行。
累的不行也不能一屁股坐地上,不是地上涼,是容易不小心坐在插進土里的蒜上。要知道一屁股坐下去,那可就是坐一大片,該白種了。
宋福生彎腰前進,聽到后面閨女都發出吭哧吭哧的喘聲了,他憋不住笑,回眸問:“累了吧?累了就上去吧。這里黑呼呼的,你知道咋種菜就得,解了稀奇就上去歇著吧。”
宋茯苓用胳膊蹭蹭腦門汗,“不累,活沒干完,我還不知道都種進土里后,下一步要干啥呢。”
當四百斤蒜種滿了宋福生他們所在的地窩子,下一步,就是壓平,壓平后,大郎他們從山上挖回的土就派上了用場。
山上樹根下的土,有勁。
怎么證明呢,宋福生說:“你看那些種嬌貴花的,種什么大牡丹大蘭花啥的,花農都會特意去山上挖土,就是因為樹根下的土,它有勁。你想啊,這土,栽花都能成,栽咱小蒜黃是不是得更給力?”
宋茯苓聽完就笑,小臉上是東一道西一道黑泥,笑著沖她爸說:“恩,是能更給力。”
宋福生將山上挑下來的這些給力的土,均勻地撒在所有的蒜上。
這也是個細致活,宋茯苓用鍬揚土就不行。
她揚的,不是這一片的蒜上撒的土太多,給蒜埋得很深,就是那一片的蒜上沒蓋上土,所以宋阿爺看不下去了,也勸著:“胖丫啊,上去歇著吧。”
“不用,太爺爺,我不累。”
接下來才是灌水。
將四百斤蒜全種土里了,得澆水啊,不澆水,它能長高嘛。
宋福生告訴女兒:“頭遍水有講究,你甭管種啥菜,基本上第一遍水都要澆透。之后就不用可勁澆水了,你看它有點干了,你再澆。”
而且澆蒜黃,灌水的時候要從旁邊慢慢灌,這是技巧,這是老錢家,現代錢老爺子得技巧,錢佩英告訴宋福生的。
不能從上面呼嚕嚕澆水,那不行。水量也要把握住,正好夠淹沒蒜頭的水量就好。
宋茯苓這個活能干。
女孩子嘛,不是那么特別費力氣的活,總會比男人們干的細致。
種蒜黃的最后一步,澆完了水,澆透了,再往上撇一層沙土。
“完了?”
“完了。”
“那,爹,它啥時候出芽啊?”
宋福生逗閨女,著急啦?你看著吧,過不了多久就能出芽。
又沖地窩子里干活的大家伙笑道:“咱這第一波蒜黃,我指定得給我閨女留一把吃。我閨女可是出了大力氣的,得讓我閨女嘗嘗自個種的菜是啥味兒。”
大家伙就笑,說要得要得,到時候給胖丫炒一盤吃。
宋茯苓就嘻嘻笑,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滿足感,吃自己種的菜。
大丫二丫和郭老大家的倆閨女,也在地窩子里幫干活來著,幾個女孩子面上跟著笑,心里卻疑惑地想:
至不至于啊?怎么種個菜成了不得的事了。
她們以前就是負責家里種菜的,家里的菜園子從種到收都是她們打點。她們只是沒種過蒜黃而已。
到了胖丫這,瞧三叔那樣,好像胖丫出息的不得了似的。
也就是在這時,宋金寶在地窩子口大聲喊道:“三叔,富貴叔說,有個姓隋的,介紹來幾車賣倭瓜的,要賣咱倭瓜,給便宜。”
沒等宋福生問,宋金寶又喊道:“姓隋的沒來,就賣倭瓜的來了。”
“曉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