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板數量足夠了,屋里十幾個木工立即帶著各自徒弟,忙碌了起來。
這是店鋪里面。
二層樓后院,陸之婉派來的監工管事,此時也手拿一張圖,正在指揮另一伙人,造“車庫”。
中街門前,不能長久停車。
任何主子都是下車后,車子就要被車夫趕到店家后院。
為了讓看起來更規矩些,也為將來少很多不必要的口角,宋茯苓建議陸之婉,后院“車庫”隔開,各家馬車不要亂停。一號庫二號庫標明。
此時前門,又一名管事監工,正在喊話道:“快些卸車,動作快些,這里不能久停。”
只看,門前來了好些鄉下漢子,漢子們正往下抱一叢叢松樹苗。
所謂松樹苗,其實就是一米左右高的小松樹。
這種樹,冬天也常青。
宋茯苓想讓店門前有綠色。
所以她在圖紙上設計的是,用木頭框架,栽種、圍起這些小松樹,在店門口圍一圈。圍成一個長方形,這樣就規矩多了。
并且門前圍起的部分,也就都歸了他們了。
春夏里,就可以在小松樹圍起的這個范圍里,左右兩面各支起一個大油傘,油傘下面放藤椅,放圓桌,圓桌上面用瓷瓶插上一朵小野花。
到時微風陣陣,坐在外面,可以吃些點心,也可以搖著扇喝喝茶,還能看到這條最熱鬧街上的人間百態。圍起來的兩面外墻可以掛畫,掛各種蛋糕圖。
不止店門口,二樓處,宋茯苓也在靠近街面的這側陽臺上,設計支起畫著臘梅的兩柄大油傘。
只是二樓的傘下,放的是四把躺椅。躺椅上是可拆卸的棉花靠墊。
當大小姐陸之婉看完整個設計后,她小手一揮,開庫,座位靠墊,躺椅靠墊,全部為棕色黑色錦緞,正好那些錦緞,她穿不上,放那也是落灰和賞人。
且還一挑眉,將拼起來的四大塊白兔子皮毛,放與店中。
她尋思著,大冬天,如果非要躺在二樓躺椅上,即便有從上到下四層一米高的火盆,身上也得蓋著些啊。
這里不得不提,要說這火盆,也是宋茯苓費了心思設計的。
烤羊肉串的那種長條烤爐知道吧,宋茯苓設計了四層高,每層之間都有距離,最后用鐵絲網從上到下合在一起,用網罩住外面,這樣既不會炭著了后,向外蹦火花,又看起來干凈。
最關鍵的是,這種“烤暖氣”,底座是帶著滑輪,能推著走的。誰需要,推到誰身邊去。
以上種種,從門簾前面“松樹花壇”到樓梯,每步樓梯一盞油燈,再到廚房、吧臺、展示柜、座椅,用以前放陶瓷品的博古架當隔斷,甚至衛生間和后院車庫,整個設計看完后,說實話,陸之婉都已經摩拳擦掌了。
她都不敢想象,全部完工是什么樣。
她也沒去想,步步聽宋茯苓的,這次投入這么多錢,得多久回本。
她只滿心滿眼惦記著:假如做出來和她聯想的一樣,她的店,將是奉天城最漂亮的,獨一無二的。
她對碧娥說:
去尋個古箏彈的極好的姑娘,開業當天,讓那姑娘給我在二樓臘梅油紙傘下,彈個曲。
碧娥呀,你說,那天,能不能下雪?
要是外面再飄著雪花,就更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