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聽話本子的人都問過倆問題:
一,誰寫的神話故事。
二,誰做的沙盤車。
店里的人,統一回答都是:俺三兒、俺三叔、俺娃他三叔。
就是耿良問,誰做的那個推車。
店里的人,也對他回答是宋福生。
但是換成順子問這倆問題,店里的人就不隱瞞了。
順子是誰?他代表小將軍。
小將軍是誰?是他們很親近的人,是大伙覺得可以分享辣椒、蛋糕,也可以告訴話本子是誰寫的人。
不用隱瞞。
哪怕這本子是女孩子寫的,帶著歧義,但是大伙確定,小將軍不會歧義的。
所以,順子今天溜溜達達的來瞧熱鬧,休息嘛,出來玩玩。
他沒把自個當外人,順手就在二樓幫馬老太收錢,幫著拿個盤子啥的,知曉馬老太快過年還啥也沒買呢,他說你去吧,我在這盯著,不會有事。
大伙自然更是沒把他當外人,親切得很。
午休之前讓順子和他們一起吃的飯,怕忙起來就沒有時間墊肚了,給順子做的辣湯,給添了兩回米飯。
順子就知道的比誰都多,問什么,大伙就實話實說答什么,就差告訴家里存多少錢了。
然后,眼下陸畔打聽了,他就知曉了是宋茯苓寫的話本子,做的沙盤車。
還知道了宋茯苓為何要做沙盤車。
答案怎么說呢,陸畔聽完有種奇怪的感受。
開頭竟是為了讓二樓別空著,才開始了這個玄幻故事的寫作。
寫起來就忘我,一定要寫好,當語言匱乏,講不明白話,就干脆上做沙盤,說不好,就帶演的,才有了這個大沙盤桌。
聽說,這個沙盤桌一文錢掙不來,只是一個擺給大家看的輔助品,卻先花了不少銀錢。
順子話癆似的八卦錢不錢的,陸畔倒沒甚感覺。
但是當他聽說,耗時差不多大半個月之久才做成,還是在幾十個像米壽的那樣聰明娃的幫助下。
有空就做,日日那么做,很費事兒。
他就有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受。
陸畔說不清,小全子在旁邊聽師父講完倒聽懂了,心想:
這不是和咱家少爺一樣嘛,有點兒一根筋。
你看看,剛少爺還對這店里的人說呢:“別忙,坐一會兒就走。”
結果別人都走了,就他家少爺剩下了。
摳人家那沙盤,恨不得給摳掉看看是什么做的。
估計也是在等店里掌柜的歸來,想要話本子吧。
順子在樓下也正在問寶珠:“老太太怎的還沒回來?這是要買多少啊?”
寶珠:不是你讓奶奶放心去逛的嘛。
和點心店只隔兩條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