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誰呀,當什么地方呢,想進就進。”
老鴇子甩著帕子站在院子里,擰眉瞪著靠墻邊站抱孩子的宋福生和大郎。
兩位打扮一看就是質樸的農民,身上沒有一絲綢緞,素衣棉褲,大郎的褲腳子打著補丁。
懷里的娃,倒是瞧上去干干凈凈。
可惜還沒等看清模樣,米壽就被老鴇子一嗓門嚇的,滋溜一下將腦袋扎進姑父懷里。
“大娘?大娘是我呀,您還記得我不?”
宋茯苓急忙將口罩摘下,往前急走了幾步。
“你誰呀。”
“我奶開點心店的,您這里的古早就是我家賣的。”
“古早?是鼓搗吧。”
不過,先等等,你叫我啥?你奶管我叫大妹子,你管我叫大娘?
宋茯苓:俺們那噶嗒,流行給人往年輕了叫。
大娘,不是,奶奶,這不是重點。
那重點是啥?你是又要來賣鼓搗?你看我這樣的,都開始打包行李了,是能再買點心的樣不?
而且你領倆一看就是長工模樣的漢子突然闖進來是要干啥,還帶個幾歲娃。
“買糧。”
買糧?
老鴇子表情立即變得豐富起來,從上到下打量宋茯苓一眼,又重新掃了眼宋福生和大郎,“他們是誰。”
“我奶的兒和孫,我爹和我哥,懷里是我弟。”
“你奶來了沒有?去尋她,我與你們說不著。”
大郎回去找祖母差點走迷路。
多虧路上遇到一位好心人:“這位大哥,和你打聽一下,馬老太糕點店怎么走?”
“奶?奶。”
馬老太在門口用木掀推雪。
這幾日從大年三十開始天天下雪,就沒晴的時候。才幾天沒打理,門口堆老厚的雪。
得收拾收拾,要不然一看就不是正經過日子人家。跟店要黃了似的。
“你三叔和你妹子呢。”
“奶,你跟我走,路上與你說。”
“噯,老郭?”
郭老太太急忙探頭擺擺手,放心,有來退的,差不了錢。
當馬老太趕到青樓,人家系著粉頭巾進院,第一句可不是急著說要買糧,而是離老遠就伸出兩手管老鴇子叫道:“噯呦,老妹子,這可真是多日不見,方方面面的,你還挺好的吧。”
而且連看都沒看自個兒、自個孫一眼,直接和老鴇子邊說話邊進小樓。
在小樓的其中一間能烤火的屋子里,馬老太得知這些人要被送走了。
聽說這里的真正的主家,是個大買賣人。
除了奉天城的青樓沒拿下,那里太高檔,不是他開的,童謠鎮和云中縣、葭縣的,都是同一個主家。在外地城池下面的縣也有,買賣干的很大,總共十幾家青樓。
出了這種事,眼看著一年半載指定是歇菜,要將這些樓用來做其他生意,所以就得將這些姑娘們轉移。
姑娘們將由眼下沒在、卻負責童謠鎮青樓的馬管事押車,正月十六后不再封城了,就被拉走。
馬老太聽到這里時,還問了句:“翠柳姑娘此時可好?芙蓉姑娘呢?”
這都是曾經在她那訂過大的生辰蛋糕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