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看一會兒就回去了。
用宋阿爺的話就是:
雖說對面打的吱哇亂叫,但是咱也不笑話,很正常,誰還沒個親屬。
咱們想有這苦惱還沒有呢,唉,就咱這十幾戶。
再說不回去也不行了。
馬老太過來喊人:“有沒有正溜?一個個扒眼瞅啥呀,家里一堆活。”
啥活?
你說啥活,王婆子拍王忠玉一巴掌:“搭烤爐你還指望別人搭嗎?你想要斷了你娘往后的來錢道是不是?往后俺們還要開點心店哪。爐子萬萬不能讓外人搭。”
王忠玉陪著笑,“好,給娘搭爐子去。”
和泥,唰唰唰,大伙晚上就開工。
先將兩個烤爐房里現有爐子扒掉。
像以前大烤爐房里,屋里繞著四周墻一個挨一個,能擠下十二個烤蛋糕的爐子。
但是大列巴用的爐子大,宋茯苓還是想一鍋出十二塊,里面烤的空間就要大,屋里就只能最多搭出九個烤列巴的爐子。
像她后成立的小工作間,那就更少了,搭出四個就不能再搭,要留出中間和面的操作臺,也要給四周燒火烤制的師傅留出過道。
“爹,給,”宋茯苓將烤盤圖紙遞給宋福生。
烤列巴的烤盤需要重新做。
宋茯苓不敢再用河邊那種黏性一般的黃泥制作,一鍋列巴可比蛋糕胚子重,她怕烤盤進去烤著烤著裂開,就不如讓老爸找專業人士。
宋福生將圖紙放懷里揣好,和女兒一起查看附近幾個屋子。
爺倆一起商量怎么將六十個烤爐塞下,還不能東一個西一個四散開。
“你這八個奶奶家全過去,大伙都需要串屋子。就咱家不動,還住中間,靠著辣椒房,我能和你娘隨時查看秧苗。”
“那面能塞下嗎?”
宋福生說:“擠一擠,不行像大丫二丫她們直接和李秀娘倆住,反正大伙也是一起吃,她們也要一起干活。給李秀重新分有大炕的屋子,讓那幾家的姑娘都住在她那。給你姑母家換個小屋,她家人口少。”
宋茯苓指著王婆子家、宋富貴家、李秀家三間房子,以及已有的后面兩間烤爐房,用手比了個大圈道:
“那我就在前后這兩趟房中間搭臺子了?這幾家的屋子加一起也夠六十個烤爐了。”
“恩,這塊地方就歸你了,搭吧。”
宋茯苓扔下了她爹,去找二伯了。
她想讓二伯打木頭板子。
在中間空地先用石頭墊,盡量弄平一些,上面鋪木板,木板上面鋪油布。一鍋鍋面包烤好直接倒在上面,一塊塊擺好風干晾曬跑跑水分。
兩塊大臺子,都要有四張雙人床那么大。
宋茯苓像自言自語似的,問她二伯:“二伯,我是不是要準備兩個雨棚子?過段日子下雨,我這面包不就完了嘛。”
宋福喜抬眼瞅瞅侄女:“那得問你爹。”他也做不了主啊。
“我的意思是,二伯,那你還要給打幾個支雨棚子的柱子。”
“……好。”宋福喜用袖子抹把頭上的汗。剛才大伙瞧熱鬧他都沒去,一直在干活。
老娘又管他要桶了,侄女又管他要板子了。
就這倆人,他一點招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