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宋茯苓是大人思維,并沒有蛻化成想玩就玩。
家里那么多人,她還是很犯愁菜籃子工程的。
如果能讓大家多吃上一些綠葉菜,她會盡可量的多干活。
可惜,她的“城里人思維”,卻難為壞了金桃和金杏姐妹倆。
在姐妹倆眼中,宋茯苓得想法甚至很幼稚。
因為這沒法確定啊?
比如小根蒜,它不是眼下生長到了下月就沒有了,它會一直有。
很多野菜也是。
怎么可能細化的那么清楚。
金杏撓了撓辮子里的頭皮,想了想回道:“那這么的吧,我只能大概齊說說。”
宋茯苓拿出小本子,急忙記下:
每年這時候開始,先挖野蒜——婆婆丁、薺菜——曲麻菜——蕨菜、艾蒿、水芹菜、車轱轆菜也就是車前草——黃花菜。
還有好些野菜,宋茯苓連名都不知道,她沒問,那對姐妹倆也就沒說。
“七月到時候上山采野山杏。”
“八月中旬,野山楂,野紫,野李子。”
宋茯苓懷疑野紫就是野葡萄,非常小粒的那種。
“還有小酸棗,野梨子。”
“山上還有梨?”宋茯苓和米壽對視一眼,太好了,有這么多不花錢的吃的。
金桃小聲告訴道:“過完立秋就該采蘑菇了,榛蘑草蘑黃蘑喇叭蘑油蘑,反正樣式很多。到時你可以跟在我們后面,別采了毒蘑菇,吃了毒蘑菇會死人的。每年采完,大部分放在院子里晾曬,留著一冬吃,小部分背到童謠鎮去賣。”
“你們去賣過嗎?”
“出不去的,我們沒進過城,是爹娘去賣。再說俺們還要在家喂雞煮豬食。”
“噢,”宋茯苓點了下頭,趕緊岔開話題:“家家都去采,還能賣銀錢,要是我,我指定是采個夠本。可蘑菇有那么多嗎?”
金杏小手一擺:“放心吧,老多啦,外村的都來采,一大片一大片的。”
宋茯苓:那你是沒見過我們這伙人。今年給你們開開眼界,表演一下使使勁能給山包圓。
別看宋茯苓她們一直在說話,手卻沒閑,不停地挖啊挖,蹲的腿麻,換個地方再接著摳泥土。
就這么一會兒功夫,宋茯苓就總結出什么樣的地質喜愛生長野菜和小根蒜了。
回去的并不晚。
宋茯苓可講究了,帶著一幫孩子還送兩位小姐姐回家呢,她覺得天黑沒燈,不太安全。不像她,有一群小跟班。
沒想到卻清清楚楚地聽見兩位小姐姐挨罵。
院子里不知在摔什么東西,摔的叮咣響,給她嚇一跳。
“死哪去啦?挖個野菜也能挖沒影。我晌午之前熬奶豆腐,累的胳膊抬不起,下晌還要去地里,一日日累的我,回來還要伺候你們是咋?”
金桃急忙卸下身上的筐跑過去,接過剁豬食菜的活。
金杏蔫蔫地蹲在一盆臟衣服前,拿過棒子一邊捶打衣裳一邊小聲解釋道:“娘,我和大姐沒玩,回來晚是教福玲妹妹識菜來著。”
“誰是扶靈?”
好好的“茯苓”,被這娘仨說稀碎。
“就河對岸團長家的閨女,教她還有那群小娃子挖野菜來著。”
“人家能跟你們玩?”
金杏很生氣,人家為啥不能和我們玩:“娘,是她主動與我和大姐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