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壽問茯苓:“姐姐,姑母這兩天總瞅你,瞅的比往常多得多,你覺出來了沒有?”
“沒有”,宋茯苓伸脖子咬住弟弟給扒的杏仁,然后單手拄著下巴接著翻書看,時不時發出笑聲。
隔了兩天,錢佩英鋪完炕被,忽然湊近到女兒身邊問道:“茯苓啊,你別看書了,陪娘嘮嘮嗑唄。”
“噢,你說。”
錢佩英看了眼女兒兩只腳還在晃悠,拍了一下宋茯苓的后背,讓認真點,才說道:“你得找對象吧,這事你自己想過沒有?”
宋茯苓拿著書一愣。
錢佩英瞥眼門口,米壽沒在,那也湊近閨女耳邊小聲說:
“你甭管是現代古代,到了歲數,你得找對象吧。
我問過你爹了,這里十八九歲就是老姑娘了,只有被家里條件拖后腿耽誤的,還有身體有隱疾的,才那么大歲數不嫁人。
咱就算往后拖,拖到十八九歲嫁,最晚也得十七八歲就要定下人家啦。
在這里,可沒有現成的柜,給你打家具做床,從尋好木材到做成就要一年半載。”
“得得得,”宋茯苓怕她媽繼續說下去:“哪年的事呢,現在就擔心。”
錢佩英嘆口氣:“那你總得和我說說想找啥樣的吧,以前你就不和我講。你看看別人家那些孩子,有啥話,當閨女的都和自個娘講。”
“哎呦娘,快別在那煽情了,還自愛自憐上,我說還不行嘛。”
“恩,你說”,錢佩英立刻臉上帶著笑:“你看就咱倆,有啥可不能說的。”
宋茯苓翻著眼皮,仔細地想了想:“我得找個有錢的,他花我的錢,我受不了,我沒錢花,更受不了,這里本來就苦。”
“說正經的。”
“你看我說的就是正經的。所以娘,將你的心思收一收,別琢磨給我找個眉清目秀的上門女婿養起來,他吃咱家的,喝咱家的,你們同意,我還不干哪。而且你怎么不想想,我爹為啥就從沒有過那種想法?”
錢佩英疑惑:“為啥。”
“因為他閨女我,在爹的眼里極其優秀,無需那樣委曲求全。至于在娘的眼里,哼。”
錢佩英:你哼啥?要依你爺倆,跟現代一樣,又得剩家。我怎么沒去管別人呢。
“我還得找一個官大的,你不是總說嗎?這里殺人跟剁小雞似的。官大,咱家萬一出點啥事,我得揪著他出來,按住他頭用那一身官服護住。”
宋茯苓越說越流暢,扒拉著手指說第三點:
“還有,他自個本身不說是位舉人吧,最起碼也要有秀才水平。
也就是說,他不能只靠家里當個官有點錢,自己卻不行。
我無法想象和一個大字不識只知道悶頭干活的人,或者只知道花錢的人頭豬腦公子哥過日子,這您懂吧?”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我要隨時能回娘家,最好住隔壁。他不能干涉,他爹娘不能干涉,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他爺奶更是不行。”
宋茯苓趴在炕上繼續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