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的麥田,果園,農夫在種田,農婦在后園子摘菜,秋收的歡喜縈繞在他們周邊。
夕陽下,漁夫收網了,發自內心的笑臉。
小巷里,挑貨郎身邊圍著一群嘰嘰喳喳的孩子,賣炊餅的正在吆喝,經過打尖的店鋪。
這些場景都是馬老太所熟知的,一下子就接了地氣。
那時候先皇沒死前,也沒打仗呢,奉天城其實就能熱鬧到這種程度。
馬老太望著畫,忽然道:“老壽星,俺小孫女也愛畫這樣的畫。”
就坐在那大地里畫。
后來,她還真追問過,是冬天那陣過年時問的:
“你畫呢,拿出來給奶瞅瞅。啥活不干,我總得知道知道,在別人干活時,你不干活,都忙了啥吧。”
結果胖丫憋半響說丟了,這給她氣的,一天天上山送飯丟飯碗,畫畫丟畫。
馬老太當時捂著眼睛無奈道:“哎呦,得虧你認路,要不然奶往后都不放心你出門了,真怕哪日你將自個也走了。”
長公主一聽,臉上忍著笑:“噢?畫的如何?”
這倒是沒想到的,懂樂理,也會畫畫。并且和孫兒愛畫的一樣。
這回換馬老太憋半響,怕說多了是“欺君”,畢竟沒親眼瞅到。
說起這茬,就生氣。
你說那胖丫,為啥要弄丟,要不然人家一噢?她是不是能給掏出來看看,免得像吹牛似的。
然后震一震她們,那多有面子,她相信孫女的筆力。
“尚可吧,反正畫個茄子豆角大倭瓜可像了,應和將軍這畫是一個路子。”
不說長公主被逗樂,就連全天一直在陪同的秦嬤嬤也笑了。
秦嬤嬤心想:這話講的倒是實在,確實是一個路子,畢竟少爺畫農婦在摘菜,卻沒有畫在摘什么菜。
長公主手捏帕子堵著嘴笑的不行。
因為她聯想到往后等胖丫嫁進來,正好給孫兒那畫添上茄子豆角大倭瓜,就這么辦。
離開畫室,逛完這些地方,對于歲數大的人來講,就挺累了。
長公主帶著馬老太,就坐在陸珉瑞院子里的知春亭說話。
上茶的丫鬟,自然也換成了陸珉瑞的丫鬟。
馬老太真挺八卦的,在上茶時,聽說來上茶的是大丫鬟,她還真留心瞧了瞧,心想:
哪個是通房丫鬟呀?
聽說那高門大戶里的大少爺,在沒成家前,那都是有好幾個通房姑娘能拿來練練手的,嘿嘿。
得,快打住,這可真是年紀大了葷素不忌,咋能在這節骨眼尋思人家房里的事呢。
不過,馬老太也發現了,小將軍院子里這大丫鬟長相,比對公主里院子里的差遠了。
只能算周正,看起來文文靜靜,再沒什么亮點。
而那邊,長公主在抿了口熱茶后,閑適的靠在椅子上忽然道:
“你們和珉瑞也見過不少面,不知珉瑞在你們心里是個什么樣。
甭管以前是什么樣,今日我領你逛了他的院子,外人不知,你卻是知的。
他在府里打鐵,弄那炸響,給我都半夜嚇醒過,或夏日在院子里推木頭。
說出去,外人一定會笑話。”
馬老太:“不不不,老壽星,民婦覺得沒人能笑,”誰敢呀。
長公主微搖了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