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牛奶拎去,他對棚子外喊了一嗓子:“牛奶好了,渴的來喝。”沒有單獨對宋福生說。
老娘用袋子裝的木頭柈和相對干爽的柴,他更是干脆放在油棚子角落就拉倒,冷了就燒唄。
確實沒人曉得是他做的好人好事。
而且,這小子還一去不復返了。
因為繼撈魚、安排大家喝水要首選牛奶后,宋福生再次操心的張羅起另一件事。
那就是人畜糞便問題。
這幾日下大暴雨,村里被泥沙河水肆意沖刷,走在這鄉間的小路上,用閨女的話就是:沒有繽紛的云彩,沒有牧童的歌聲,沒有暮歸陪伴的老牛,只有一不小心就踩了一腳稀屎。
活著泥,你都分不出那是人的,還是家禽的。
要不閨女能回去換鞋嗎?說是那鞋不要了,直接添灶坑燒。
宋福生就琢磨,這確實是個問題。
目前,雨還在下,要是雨停后,水退了,整個村被洪水泡過,雖然見不到像現代城市被淹后隨處可見的衛生巾和塑料瓶子,但是生活垃圾也會不少。
一片荒蕪。
尤其是糞便啊,這里可不如現代城市管理,這里都沒有下水道。
那到時候,天晴了,氣溫一高,蒼蠅蚊子就會猛撲進村,蟲子亂飛,不得病往哪里跑?傳染病通常就是這么患上的。
這不嘛,想到了這點,宋福生急忙著急人手,孫婆子的兒子就在其中,“跟我走。”
先選址,選一個既離水源遠的,又要方便村民將糞便運去的位置,刨坑。
頂雨干活,從現在開始就為雨停后做準備。
宋福生在雨中對帶來的漢子們說:“一個坑,只放雞鴨糞便,”雞鴨惡糞便,需要拌草木灰才能給地施肥,要不然直接就上,長蟲子。
“再挖幾個坑,專門堆放人糞的,牛糞的,豬糞騾子,聽懂了沒?”
聽是聽懂了,就是白瞎了。
像牛糞,要不是這種鬼天氣,曬干燒火用,那玩意才好吶。
還能拌在豬食里給村里豬吃,豬吃拌了牛糞的飼料長的膘肥體壯,村里養豬大戶老王家即使不給銀錢,也會幾日下來不白收,裝二斤苞米面。
這都是俗成的,幫忙養奶牛的人家,從養奶牛那日開始就一直這么辦。
就算不是牛糞馬糞,豬糞人糞也值幾個錢的,又不是狗拉的。
旁邊五福村就有人做這買賣。趕大車到城里起早叫喊“收夜香”,收上來帶回農村賣給田多的地主,肥田用。你別小瞧,那可是沒有本錢的買賣,純掙錢。
宋福生:值錢你們還亂來?踩的哪哪都是,這時候又開始會過日子了?再說這并不會浪費,只是集中管理,從現在開始,全村糞便統一掩埋,明年統一用作肥田。
就是最近幾日的牛糞不能曬干燒火了,等天晴再說。
不過,即便天晴后,宋福生認為,也要先看看各家家畜的情況,包括他家奶牛,有生病的牛排出的糞仍是不能曬干用,要及時處理掉。
有生病的牛和家禽就地隔離或宰殺,吃都不要吃,但那都是雨晴之后的事。
“注意腳下,干活的時候加小心。”
宋福生才說完,就隱約聽到轟隆一聲,“什么動靜?”
任族長也看向宋福生:“我聽著怎么像河那面?不能是網魚出事了吧?”
宋福生穿著蓑衣急忙向村里深一腳淺一腳跑,后面跟著一串的人。
“怎么啦.”
“水車倒啦,沒砸到人!”
宋福生閉了下眼,呼出口氣,“撈出多少了,通通上來吧,都上來。”
沒人回答他,因為水面上又出現了驚人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