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宋福生在婚宴上說“我們家差些舉行集體婚禮”大伙樂的原因。
真是那樣,歲數不等人,每家都在連續辦喜事。
“夫人,你想甚美事呢,人家閨女長的跟朵茉莉花似的,就你娘家侄子那樣,”除了有倆錢,剩下啥也沒有。
“這要是你閨女跟朵花似的,你嫁啊?你可別讓我憑白得罪人,我和宋兄好著吶,連提都不要提。”
龐大人過一會兒脫掉皂靴又說:“換做我是宋兄,才不著急給閨女定下親事,年紀又不大,誰知道當爹的將來能走到哪一步?眼下急火火給定下,給低嫁了吶?那多悔。”
語氣里有種,賣豬肉萬一賤賣不合適的感覺。
恩,那些去參加婚禮,見到宋茯苓的舉人們,也是如此想的。
宋孝廉的女兒,不是他們能給介紹對象的,自家兒子也不行,感覺沒有底氣。
楊明遠的嫂子音調拔高:“四十兩銀錢,家里趁啥呀,隨禮給隨四十兩?”
“閉嘴,”楊明遠的母親呵斥兒媳:“明遠是將你這個嫂子當回事,才會你問他,他就告訴你。花你的啦?”
“不是,娘,你誤會了。我那意思是,什么關系呀隨手就送四十兩,那能換兩個老粗的實心大銀鐲啦。這么大方,我只是想不通,小叔總要圖點兒啥吧,像是能幫到咱家或是看上人家閨女之類的。”
“看上人家閨女?”
“啊?”楊嫂子一臉莫名其妙,她剛才說啥啦,“啊對,看上人家閨女了,娘。”
楊母腦海中閃現宋茯苓的模樣,有些事情呼之欲出,急匆匆轉頭去找楊明遠。
楊明遠的嫂子站在原地,不會吧?她隨口說的居然猜中啦?
……
楊母冷不丁出現問楊明遠,我兒,你是看上宋姑娘了嗎?
楊明遠的筆尖頓時污了紙張。
他抬頭看向窗外,連停頓都沒有停頓道:“是。”
他娘說,不行,咱配不上人家吧?
楊明遠沉默的洗完筆后,才轉過身,語氣平平問道:“娘,您是我親娘,難道你也認為兒不配?”
“我……”
“呵呵,原來如此。”
楊母感覺出兒子對她的失望,急忙上前解釋道:
“明遠,你在娘心里自然是好的,娘著急是怕你分心。
下一步就要進京趕考,我是覺得吧,這件事有些不能成。
為啥不能成呢,因為咱家起頭就不如人家。
你說你考上秀才,人家爹也考上秀才,你考上舉人,人家爹仍考上舉人,還排在你前面,是奉天有名的才子。
你說要是你考上舉人,她爹落榜了吧,這事情還有個想。
所以說,咱怎么使勁似乎都比照宋家差一些,你就不要為不能成的事兒分心了,分心往前湊乎,再影響到你下一場前程。”
楊母越解釋越亂。
“娘,您出去吧,我要溫書了。”
“明遠?”
“出去。”
門關那一瞬,楊明遠將紙張揉成了團,狠狠攥在手心里。
一盞茶后,他才又慢慢松開。
已習慣別人對他說不行,臉上恢復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