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不善良?
要知道李秀她有兒子,人家愿意給她養兒子,上哪去找這樣的好事兒?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家親兒子在外地當小官,一年到頭難得回來一次。
這就等于是關上門過自己的小日子。
你看誰家兒子在外地啦?家家戶戶都是一起過日子,這種情況是很難遇見的。
趕明李秀再給那舉人老爺生下一個小兒,那舉人老爺更不會虧待她。
四十七歲咋的了,大一些會疼人。
沒聽說那句話嘛,老兒子大孫子,處好了,四十七能重新煥發精神頭,出門往死里給李秀掙銀錢攢起來。
我們這些大娘嬸子,都已經看到李秀未來的美好生活了,只要她點一點頭。
“大娘,我不同意,您幫我回了吧。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讓寶子三叔作難?”
王婆子她們再次吃驚,搶在馬老太前面說話,扒拉李秀一撇子道:“啥?你是不是瘋啦?”
沒瘋。
李秀揉了揉被扒拉的胳膊說:
“大娘們,我為啥要再走一家?沒有理由讓我再走。
我自個帶寶子過著挺好的。
阿爺和你們都伸手幫我拉拔過娃,我很是感恩,能讓我這兩年抽出身掙銀錢。
寶子眼下已經過了不需要背抱的年紀,最難的時候,我都挺了過來。
再過兩年,我兒就啟蒙了,到那時,我會更有盼頭。
大娘們,說句實在的,這是我這輩子最舒坦的幾年,以前從小到大都沒有如此舒坦過,我可不想找不自在。”
連馬老太聽完都連連搖頭道:
“你才多大的年紀,二十多歲就說最舒坦。
年輕人,話不要說滿。
炕冰涼的,沒人知冷知熱,也沒人聽你講講心里話,這滋味嘗過的人才知曉。
有那么兩年,我記得自己一人坐在炕上,像得了癔癥似的,嘀嘀咕咕和自己說話,是那種控制不住的就嘀咕出聲。
孩子們問:娘,你在和誰說話呢?
啊?我說話了嗎?
所以說,你再走一家,要是能更舒坦呢?”
“不可能。”
李秀微皺眉,打定了主意。
什么時候賣過那人列巴,她怎么一點兒印象也沒有。
煩人。她平日里最不想受人注意。
完了,這次事過后,家家又要重新討論她。
馬老太看著王婆子她們又勸了勸,無奈地搖搖頭走了。
老牛不喝水,誰還能強按頭?
……
汪舉人萬萬沒想到,他這面同意了,那面卻拒絕。
有那么一瞬,他面上露出難以置信,以為自己是聽茬啦。
馬老太沖汪舉人再次點點頭,肯定道:“她沒有這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