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她對自己的身體有了解,很懷疑自己是胖了。
最近倆月胖了七八斤。
今年沒扣辣椒大棚,桃花和寶珠又總幫她收拾家務,這人啊,越懶越吃不了苦。
她昨夜也是不想讓老宋再纏磨,隨口說的,其實啥事沒有。
錢佩英小聲對宋福生笑道:
“那成,我喝,再給老爺子和她奶端去兩碗湯。
你就不應該用砂鍋燉,應該用大鍋燉。
那些歲數大的都能一人喝點兒,寶珠和桃花那倆孩子剛成親也能嘗嘗。
這樣吧,晚上,我給你包韭菜餡餃子,等會兒去地窩子多割一些,你看著給別家端幾盤,你多吃韭菜也好。”
“行,晚上咱家吃餃子。”
“她爹,你還想吃些什么菜?”
“你做啥我都愛吃。算了,要不我做吧,我也挺久沒給咱家倆小饞鬼做飯了,正好給他們做點兒。今早還管我要小雞燉蘑菇呢,你說她倆得多饞。整幾個菜。她娘,你想吃啥?”
兩個小饞鬼坐在榻榻米上看書,都是一副像沒聽見的樣子。
要給娘(姑母)做飯就直說,總拿我們當什么借口。
宋茯苓舉著書,嘴里嚼著果脯,撇撇嘴:
早上喝的小米粥是真頂餓啊,有狗糧的緣故。
不過早就習慣了。
話說,是誰說的,幸福的家庭會治愈一生。
這話在她看來并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是會:影響一生。
晚上,馬老太回家就喝上了人參湯,吃到了韭菜餡餃子,是三兒媳特意給她留出來的。
那湯喝到嘴里還熱乎乎的,一直在灶上溫著。
對了,就她那身狐裘衣裳帽子圍脖,也是三兒媳給的。
本來是三兒從老隋那里留下毛皮要給錢氏的,說是這狐貍毛可好啦,賣到京城老貴。
結果三兒媳那個大手大腳的性情,轉頭就找到大兒媳何氏,讓何氏按照她身板裁做出來。就這件事在沒做好衣裳前,她都不知道。
等到她知曉的時候,晚啦,那好好的皮子已經按照她尺寸做完,三兒媳說穿不了,就得娘你穿,你看怎辦吧。
那還能咋辦,心里領情,穿吧。
她在城里買東西時,就那個開衣料鋪子的小娘子還打聽過呢,說這皮毛好,問多少兩銀錢買的。
當時她笑哈哈說:“不曉得啊,俺三媳婦孝敬的。我不要不要的,她非得給做,還給弄一身,連帽子都有。你看是不是還行?穿起來挺帶勁哈?”
在馬老太心里,有時她真心覺得:
論第一孝順她的,那是胖丫無疑。
就看她這里面的小衣、外罩料子、鞋面子就知道,那有好些零零碎碎全是小孫女進城逛街給她買的。
見到覺得她穿著能好看的就給買回來,她回回都罵孩子:胖丫,你就亂花銀錢吧,哪次進城不花錢你都鬧心是吧?
嘴上這么說,但咱心里實際上是,還得是我小孫女,別人啊,哼,嘴上一遍遍問,奶,你想要啥,在哪呢那禮物,竟嘴好胡哄她。
接著就是錢氏。
沒錯,是錢氏,她三兒排在后面。
這滋味,細想想還不太好受,兒媳婦比親兒子還大方。包括大兒媳朱氏,有時也比大兒大方。
多虧她生了一個閨女銀鳳。
閨女那才叫不管從前還是現在,不管家里好孬,凡是做點好的就趁熱乎給她端去,就怕她吃不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