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啦,舉人老爺、舉人夫人,已然很優秀。
今晚她就對老宋說:多虧你沒考上,否則我不得稀罕死你呀。還是別往死里稀罕了,兩口子留點余頭的好。
宋福生在外面聽笑了,正要笑著推門進去,就聽到米壽說:“姑母,我想去前院。”
“去前院干啥?你姑父和那些舉人們在說正事兒,沒準兒在總結上一場,討論下一場殿試呢。”
別看老宋沒考上,但錢佩英認為,那些舉人們是非常相信老宋學問的。
米壽答:就正因為在總結上一場,他才要去聽聽。聽不懂沒關系,打算默背于心里。
不是有那么句話?
什么話?
不要輕視失敗者的勸告,失敗者在不應該做什么的問題上是權威。
門開了,宋福生出現。
米壽急忙抄起小帽扣腦袋上滋溜一下跑走。
宋福生咬牙:“我揍他,我今兒非揍他。”
這孩子說話越來越氣人。很后悔剛才抱他。
這面又重新歡騰了起來,吃飯都沒有被落榜影響胃口。
另一頭,宋福生不知道的是,有人在為他的卷子跑的人仰馬翻。
而且,還是他不認識的人。
——
本朝這次科舉,六部里都派了人選參與批卷。
說白了,就是皇上有些信不著學問極好但做事相對古板的孟大人。
可是,今年去掉一些避嫌的官員,孟大人品階最高,正二品,理應由孟大人做主考官。
即使這樣,其實皇上也掙扎過,他試圖想讓從二品的某位大人牽頭,但有幾位愛卿私下勸他,不妥。
皇上又一想,在他殺先皇妃子那件事情上,孟大人為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引據經典,有些他不記得的條文,孟大人全部拿出來利用上,處理的尚算不錯。
說明那人或許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這也是孟大人此次能升遷的原因。
然后皇上說,那就六部全派人吧。
不要依照往例選拔批卷官員,今年科舉側重點和往年不同。
這也是主考官直到開考前才最終定下的原因。
這不嘛,就因為這個,戶部就派出了一位安大人。
安大人就是力薦宋福生試卷為前三甲的批卷官之一。
所有參與此次科舉的批卷官員都需要被關起來,直到放榜前才能出來。
也就是說,安大人剛被放出來,連家都沒回,懷里揣著落榜者宋福生的試卷,他就去找陸畔的外祖了。
他不服主考官孟大人。
孟大人是東閣大學士。
他想讓更有學問的文淵閣大學士看看這份卷子。
但安大人沒想到吃了閉門羹,說是不在,沒有見他。
正是吃晌午飯的時辰,陸畔的外祖坐在餐桌邊意外的看著夫人,“你是說珉瑞要求娶的是安大人家的女兒?”
什么安大人女兒。
陸畔的外祖母差些不雅的瞪夫君一眼。就可見她夫君什么事情也不操心只和書本為伴。那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事。
“是安大人提的這位宋福生。”
所以,你要避嫌。要是不攔,就要出去見了。
陸畔的外祖:他怎么一點兒也沒有收到消息。
安大人不放棄。
他是真的敲不開丞相爺家的門,沒到那個品階也沒有資格和丞相爺對話,要是能敲開,他會直奔陸家。
毛侍郎大人毛俊易,此時熬的兩眼通紅,剛要下衙回府歇歇,前線開戰,他已經有兩日沒合過眼。
遇到了安大人。
“下官懇請大人閱一份試卷。”安大人滿臉懇求。
毛大人是實干型,尋思科舉的事向我匯報什么,我那一堆的事兒。
“大人,此落榜者在卷面中稱,曾在奉天倉場衙任過職。”
誰呀,宋福生啊。
“大人,正是此人。”
毛俊易站住腳,回眸看向躬身的安大人,“你剛才說,他落榜了?”
“是。”
“拿來。”
一個時辰后,熬的雙眼通紅通紅的毛大人,心在澎湃。
使勁睜了睜眼,猛灌了幾口涼茶,又特意讓侍從給修整了番胡須。
他正了正侍郎官服,帶著宋福生的卷子,請求覲見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