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哥哥那未婚妻,指的是你吧?”
“咳咳咳,”宋茯苓咳嗽了起來。
“是從我五歲那年,給小將軍哥哥送蘑菇開始?”
“哪有,那時候我還沒有……”
“姐,真的是你?!”米壽不可置信,他從前的眼睛是被紙糊住了嘛。
“好哇,你敢詐我!”
姐弟倆一前一后跑著。
米壽邊跑邊驚奇的望著天:
天啊,他知道了什么。
姐姐不讓告訴姑父姑母,那他要是幫忙保密,過后會不會挨揍。要是被挨揍,他為什么要知曉這個?
宋茯苓拉住米壽,先別鬧了。
索性破罐子破摔:
弟啊,雖然你才八歲,問這方面有點早,但是,你怎么看這事兒?
米壽和茯苓在街上溜達說:
“有一點點生氣,你們都拿我當小孩子,你們總是覺得小孩子懂得少。
有一點點吃驚,竟然是真的。
有一點點慶幸,像姐姐這樣多姿多彩的人,不知曉什么樣的神仙能夠配上。要是哥哥吧,勉勉強強吧,好像,好像也就他了,唉。
有一點點不敢想,哥哥,姐姐,要是站在一起的話,你倆……好吧。
還有一點兒。”
“是什么?”
“不那么迫切地盼著哥哥回來了。”
米壽說完就跑走。
他會給姐姐保密。
不過他不建議一直保密,否則姑父知曉了一定發大火。
而且他眼下也說不下去了。
宋茯苓站在原地,望著弟弟的背影卻聽懂了。
才八歲啊,就能想很遠。
米壽那句不盼著陸畔回來是怕她嫁人。擔心陸畔回來后,認為陸畔的家世性情會說一不二,她就會離開家。
其實弟弟在郭姐姐嫁人、桃花姐嫁人、大丫姐定親那陣,就看著她嘆過氣說:日子過的好快呀,時間都去哪了。
然后家里每嫁一個姐姐,弟弟就會在那段日子特別謙讓她。
宋茯苓被米壽這個插曲攪合的,回到房間看陸畔的信都不那么香了。
不那么香,不代表不香。
打開油皮紙,還沒有看信,就從里面掉出塊墨玉。
這玉好像見陸畔戴過。
當看完信后,宋茯苓也就明白隨信來的玉佩是為何。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羅纓是這里女子出嫁系在腰間的絲帶。
詩經里有提及,女兒出嫁,母親會戀戀不舍給女兒系羅纓。
就可想而知這東西的重要,它和出嫁有關。
而美玉綴羅纓的另一個意思更是,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綴羅纓,心意昭昭。
宋茯苓又瞟向信里的最后一句話。
陸畔說,所有的道別里,他最歡喜,明日見。
所以,某月某日,他可能忽然就出現在她的面前。
到那時,他希望伸出手接過自己的玉佩,下面系著名為茯苓的綴。
與此同時,前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