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在信里對皇上說的,萬家的保護傘是柳將軍就不成立了。
不成立是什么結果?誣告啊。
他一個小縣長,越級靠關系狀告北方司令也就算了,調查后發現竟然是誣告。
可想而知,真弄巧成拙,皇上要是真拿到這份“誣告信”,會怎么處理他一個小縣長。
可能,滿朝文武都會覺得他瘋了。
就在宋福生心里很焦慮,已經開始琢磨想讓茯苓騎小紅,身后帶幾名護衛去追,因為他家騎術最好的是茯苓時,宋富貴前胸衣襟濕透露了面,對宋福生一點頭。
宋福生當即心里一松。
而以上,大家心思各不相同,感覺上時間過的很慢,但實際上沒過去多久。
彭都尉親自監督,看著將萬家三兄弟都重新關進牢房里,才對宋福生拱手笑道,“宋大人,在下可否討口茶喝?”
宋福生笑著說:瞧我,快,彭都尉,請進。
秦主簿立馬張羅起來,不用宋福生囑咐,就使喚衙役們給彭都尉他們帶來的馬匹喂馬草喂水。
呂縣丞也面上帶笑,以會寧縣衙主人的身份,邀請跟隨彭都尉帶來的侍衛們去二堂處喝茶。
這里面,如若要是按照劉守備官高二級的身份,五品嘛,宋福生為六品,中間夾著一個從五品,應該去前面儀門喝茶的。
只有儀門那里,才是正經接待上級官員的地方。
儀門那里擺有下馬石,上級官員來到此處,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兩側是停放武官馬匹車輛和文官轎子的停車場。
然后會由縣衙當家主人知縣引領上級官員走中間的門。
因為儀門分三道隔斷,中間門只準走知縣和知縣以上的官員。平日里百姓和其他官吏由東門進,包括知縣大人的親屬們也就是宋九族,都要從東門進,中間門不準走。而審完的死囚是必須在西門出入。
但是呂縣丞發現宋福生沒有要去儀門的意思,剛才都和五品守備大人頂牛干了,怎么可能會在前方引領守備大人去儀門喝茶,所以干脆就胡亂著,大家都去縣署大堂的后面二堂喝茶。
二堂是他們這些官員辦公的地方。
一行人路過衙院大井“澄鏡井”,邊說著話,邊互相客氣著去往二堂。
其間,彭都尉問守備大人,劉大人今日怎么來了會寧。
你特娘的,這是劉大人心中的第一反應,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剛將那份尷尬借著喝茶緩了一緩,你又給提了起來。
宋福生聞言,也看向劉大人。
對了,差些忘記這老小子,你不是要去抓百姓嗎?去呀。
“別提了,看來是一場誤會。”
二堂里。
宋福生兩手十字交叉置于腹間,坐在上方和劉守備大人、彭都尉,一起邊喝茶邊觀賞劉守備大人安排的戲碼。
那位劉大人就坐在他身側,吼出的音量都震他耳朵。可見,演的挺賣力。
只聽劉大人正吼著下方跪著的手下,你怎么調查的,啊?!
那下方跪著的應是劉大人的心腹,不是心腹不能這么默契,要知道,事先可沒有對暗號的時間。
那名手下磕著頭,認著錯,一遍遍說著屬下該死,屬下辦事不利,造成了大人和宋大人之間的誤會。
當罵的差不多了,劉守備臉上帶著笑,側頭道:“宋知縣,呵呵,你看?”
宋福生抿了口茶笑道,“誤會嘛。下官才上任不足三日,連續發生事情,可能也讓許多人對下官有了誤會。還望劉大人往后多多提攜,聽到一些對下官誤會的聲音,能替下官美言幾句。”
劉大人在心里松口氣。
他是真怕這位宋知縣一根筋到底,不給他面子。
這就對啦。
難怪。
有兩下子。
年輕人,要沖你這樣,我還真得交下你這位小老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