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稟義沖宋福生剛才那番話算是品出來了,他雖栽在宋福生的手里,但是這位新知縣敢做事,能做事,且不會干出聽到什么不得了的會給人報信的事兒,然后那些人再報復他家。
很荒唐,他現在最相信的人,居然是新知縣。
宋福生已走出很遠的背影,忽然頓住。
——
秦主簿臉上掛著笑。
只看他正在與馬老太陪小心說著話。
馬老太一臉不樂意,逛個縣衙還給找事兒,三兒怎么那么不中用。
念書念書用胖丫陪,現在審個破案子,也要讓胖丫進去當文書。
那監獄,是什么好地方啊,煩人。
滿縣衙的人能用不用,給胖丫發文書銀錢不?
“老夫人,您看,這?”秦主簿不得不再次催促,知縣大人在里面等著呢。
其實他也不知道知縣為何放著他不用,非命他出來叫千金。
馬老太壓根不管別人會不會瞧她,脫下京繡褂子硬要給宋茯苓套上,她沒蹲過監獄也知曉那里陰冷冰涼,嘴上說著:“咋整,你爹非得叫你,那就去吧,奶這就回去給你燒熱水,等回頭咱再洗洗。”去去晦氣。
速錄師宋茯苓,就這樣穿著奶奶的金色金鱗帶大花的衣裳,去了南監。
一個非常幽閉的小間里,里面只擺有一張木頭桌,兩張椅子。
屋里只有仨人。
不停記錄的宋茯苓。
在瞇眼審迅的宋福生。
舉著手鐐正陷入回憶的萬稟義。
整個記錄過程中,宋茯苓在聽說幾年前,上上任知縣掌管會寧時,會寧糧倉失火。
那年,從會寧幾十萬百姓手里收繳上來的糧食有過半數遭殃,她筆尖一頓。
在聽到宋福生問道:“柳將軍是否知曉這一切,柳將軍是否有參與,你確定嗎?”,她筆尖一頓。
在聽說上上任知縣家里有背景,這也是萬稟義能和上上任知縣狼狽為奸的原因。
她老爸審出背景人物那一刻,宋茯苓已經不是筆尖一頓了,而是情不自禁與她爸對視一眼。
毛侍郎大人,毛俊易。
上上任那位知縣,是戶部侍郎毛俊易的親外甥。
而那年,糧倉失火是假像,實際上,在互市。
這位膽大的知縣,利用會寧地理位置的便利,將糧食或販賣或易物給了高麗人。
至于萬稟義,他是盤踞會寧多年,狐朋狗友眾多,循著蛛絲馬跡半真半假猜到就去威脅。
那位膽肥的知縣不敢動萬稟義,因為萬稟義的背后是柳將軍,是能和柳將軍說得上話的,柳將軍又隨時能上書給皇上,只能咬牙給了萬稟義不少好處,且從此后,給萬家行了太多方便。
那年,皇上還是燕王。
燕王曾派過御史欽差下來查會寧糧倉失火之事。
但隔行如隔山,燕王就怕派下來的人不懂,欽差們是從戶部抽調下來的,欽差們到了會寧一看,再比一心想統一的燕王還了解細節,心知這位會寧知縣是毛侍郎的親外甥,又沒調查出什么,也有可能是欽差里有人拿了好處,總之,這個事就過了。
按照正常失火算,責任人不過是一些守糧倉的衙役當了替死鬼。
宋福生挑了挑眉,壓下這件事,望著下方跪地的萬稟義,“還有要說的嗎?再說說別人別的事吧。”
萬稟義卻搖頭。
他對宋福生一笑,笑容中,帶有一切盡在不言中的苦澀。
就不說了吧。
這么大的事,已經算立功,能讓兩位弟弟輕判。
至于自己,走到這一步就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