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人要是知曉,那不用說,極刑。整個家會被連根拔起。
他一會兒又琢磨,真得管好九族。
不止要教好米壽、金寶這些孩子,就連外甥姑爺都要管好。
將來,這些孩子再生孩子,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不行,往后九族都來了,要時不常的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要把這個傳承下去,多給洗洗腦。錢可以少掙,這事卻不能少。
第二日一早。
宋阿爺、馬老太,錢佩英和茯苓,送王忠玉、宋福壽、王喜發他們離開。
有點戀戀不舍。
“到家看看咋樣了,也別著急忙慌回來,看大丫成親完,咱家田地收完糧食再回來,告訴他們,俺們挺好的。”
宋福生沒出現,他只睡了一個多小時,就起早被衙役們和四壯護送去了黃龍府。
黃龍府尹陶大人萬萬也沒想到,第一回見到自己手下,會寧知縣就又給他送了份特大禮。
真想再回府病一病。
陶大人一邊掐著睛明穴一邊看著信心想:這份奏折一旦交上去,會拔出蘿卜帶出泥。連同當年下來查案的御史欽差們都得遭殃,而那些人,家里還帶著關系。
“柳將軍知曉嗎?”
“柳將軍說,任何人不得影響辦案。”
宋福生最反感黃龍官員的一點就是,怎么什么事都要問一聲柳將軍的意見。人家是帶兵打仗的,官衙才是管事的,怎么就能如此不敢擔事。總巴望二品將軍給牽頭。
陶大人聽完柳將軍的意見,才一咬牙,在奏折上扣了自己的官印。這就等于聯名上書了。
……
宋福生來到會寧第五日,他才姍姍來遲召開縣衙官員會議。
這一日,縣衙無一人缺席,縣尉瘸著腿也來了。
可以說,此時,他已將會寧領導班子完全掌控,沒有人敢對他說“不”了。
宋福生特意命人,讓將桌子合成現代長方會議桌,這樣說話攏音些。
他坐在最前方道:
“別的知縣,應是一到就和你們碰頭議事。
我議的晚了些,所以咱們就不廢話了,直奔主題。
整個會寧人口有多少,下面分布情況說一下。
去年,會寧縣交稅糧多少。
縣里有多少秀才以上官身不納糧。
有多少耕地。
去年,直接交稅銀的有多少人,以糧抵銀的又有多少。
目前,咱們官衙的官吏,有多少人是填寫立名文歷領俸祿的。
縣衙賬目報一下。
縣衙糧倉情況。”
宋福生說一句,下面負責的官員們就頭冒汗開始找,所有的人,手邊都摞著很高的冊子。
宋福生卻很不滿意,露出了皺眉的表情。
一幫白吃飯的,來這里是混日子的?
作為各部門主管,這點兒數據都不能張口就來?
“行了,我先去后院,我希望一個時辰后再碰頭時,我這面問,你們就能立馬答出來。”照千里馬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