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見到阿爺就說明他們徹底能歇歇了,睡在這地頭搭起的大片窩棚里。
夜里的活計,至多就是和看守他們的衙役,一起防止這一大片菜地別被偷就行。
并且這位老爺子,在犯人們心中,心腸那算非常的好。
以前他們在柳將軍那里,常年累月只提供給他們用摻了木屑做的窩窩頭。
自從來了會寧,他們這一隊犯人,白日干活,清理道邊雜草擴路,夜晚睡窩棚里看守菜地,老爺子會白給他們菜吃。
蘿卜,野菜等等,讓他們熬湯。
最讓他們覺得老爺子人好的是,還給粗鹽吃。
“回來啦。”
“對不住,老爺子,屬下這就送您回家,今日回來有些晚。”
宋阿爺指著剩下的西瓜對巡檢卒吏們說:
“不忙,都吃點兒,一人一塊,咱自家種的可甜啦,不夠再敲幾個。秋老虎熱的人心慌,吃這個哇涼的正好。”
又指著留點紅的西瓜皮說,“這都是我啃的,給那些今日表現好的犯人也吃點吧。我和你說,這西瓜白才是好東西呢。”
以前,家窮,西瓜白咱都不會便宜給外人,要留著腌咸菜。
衙役們將四個大西瓜和阿爺摘下的一筐菜放在車上,這一隊巡檢隊的頭領,又幫忙給阿爺脖上掛個驅蚊艾草包,別一道被蚊子咬著,這才扶著老爺子上車。
親自駕車回城,將縣太爺的爺送回縣衙。
……
按照現代時間算,晚上都七點多鐘了,錢佩英才帶著閨女和一幫男娃子從山貨站向家走。
米壽,金寶,二郎,蒜苗子,還有另兩位節氣姑娘的弟弟早就入學啦。
這六個孩子,晚上下學堂就背書包去找錢佩英。
錢掌柜給他們做飯啊,做的好吃。
宋會計宋胖丫還能給他們輔導作業,吃完飯就坐在旁邊默寫今日學了啥,不會的就問姐。
今日,宋胖丫看守這六位做作業時,還特意關心了二郎和米壽的心理成長。
單獨叫出去說話。
二郎年紀大,和金寶、蒜苗子他們在識字小班里待著。
她怕二郎哥心里不舒服,說了一番:二郎哥,凡是能讀書就是好的。你不知曉,我有多羨慕你能坐在學堂里。
結果二郎疑惑說:班里有好些比他年紀大的,他也不算大呀。
宋茯苓又跑去關心弟弟米壽。
錢米壽的問題是,他年紀太小,小豆包卻在預備科舉的班里待著,坐在第一排第一桌的位置。
那個大班里,全是十四五歲以上,甚至二十多歲的人都有很多。
“你能跟上進程嗎?”
米壽反問:“姐,我什么時候跟不上過。”
“那有沒有人,拿你是我爹公子卻姓錢說事?有人私議不要憋著,要回家說,姐給你想招收拾他。”
米壽上下掃了眼他姐,表情極其像宋福生:
“哪壺不開提哪壺,他們瘋啦?敢私議這種事。
就算背后嚼過舌根,也不能讓我知曉不是?
倒是各個當面都想交好我。
對了,姐,閻同窗有相約我去他家坐坐,可我一想,他已生了娃,還生了倆。
我這個同窗叔叔要是登門總不能空手去吧,要給小侄子們一些見面禮的,太費錢了,我就沒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