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紅它,讓全天下的人趨之若鶩,最好到一石難求、價格高昂的地步。
然后宋知縣那個人,只要不是傻子,就會懂得,有些話就不用明說,皇上不能白幫忙。
會寧特產甭管是誰的,宋知縣都要想辦法拿出炒紅的那些銀錢,貼補給當地百姓為軍隊制作磨刀石的錢。
而宋知縣那人傻嗎?
要是傻,珉瑞不會只甘心情愿認他當岳父。
傻,不會成為天子門生,那貢生卷,丁堅都陰謀論過,是不是為脫穎而出的手段。
所以,當務之急,丁堅想讓楊明遠這個明面上是宋福生的人,去提醒宋知縣派來賣特產的親信,讓別亂賣松花石。
皇上夸過的,用的御硯,你賣百八十兩銀錢?
最好開業只亮相,私下訂貨。
相信在有心人的操作下,用不了多久,松花石硯,松花石擺件,將會天下聞名。
“懂了?”快給宋知縣那個聰明人傳消息吧。
楊明遠鄭重的一抱拳,下了轎。
回頭過,丁堅回府就與母親談話。
要說丁家,其實早在丁堅的父親病死后就落魄了。
但還好丁堅有個好外公。
他總出入外公家,尤其是在奉天時,外祖一家待這個外孫格外親厚。
有時,同樣是外祖家,待丁堅比對陸畔還好。
原因是,在外祖一家人眼中,陸畔什么都有。
再加上,丁堅的母親是陸畔的親大姨,陸家又是本皇朝首屈一指的名門,這都是沾著邊的,甭管沖里子還是面子,各府明知丁家落魄,但仍邀請為座上賓。
再說回此時。
丁堅自從有了探花之身,靠自己進翰林院后。
丁府大事小情已由他徹底做主,成為幾房中名副其實的當家人。
當家人要管大家吃喝拉撒啊,沒銀錢,高門人情往來它也轉不起來呀。
丁堅叫來府中在外面開文玩店的幾位大掌柜,在書房里安排了一番。
就這事兒,過后,楊明遠感覺被丁堅深深的教育了一回。
原來,別人說的御前行走真能發財,不是假的。
他那時,只以為別人要送禮是讓給透露皇上消息之類的,那這錢可不敢收,更不敢與別人走得近,以免讓皇上反感。
卻不想,還有這種方式發財。
利用第一手消息,哪里哪里的東西要漲價了,在大家都不知曉屯一些,倒手再掙。
楊明遠之后有足足一年的時間后悔。
他和丁堅抱著一樣的金飯碗,人家丁堅還提醒他松花石將要天下聞名。
可他讓親娘哥哥嫂子省錢,只會讓家里人少買些地,丁堅卻在一年內,他都不愿意去猜測賺了多少銀錢,怕猜出數目,心里更嘔得慌。
原來,還可以有如此發家的方式。
不過,眼下,小楊還看不到以后的事,不知道就會很快樂。
他正快樂地向鏢局的方向前進。
京城郊區,千里馬分鏢坐落京邊。
這里以前屬于京城有名的貧民窟。
宋福生頭幾年買下幾戶人家,房子破敗得不像樣,找人修補又打通院子,就成了鏢局分部。
那院落很大。
可今天,楊明遠卻覺得擁堵不堪,離老遠就聽到院子里一片嘈雜。
富貴他們到了,才到。
宋富貴手里舉著饅頭看到楊明遠進院,急忙三五口咽下就迎了出去。
對楊明遠其人,由于順子那話,富貴之前保留意見。
但這次,聽留守在這里的賬房和攬單子的工人講,門市早就被解決了,很好的地段,就是楊明遠給解決的。
而且比起那幾位留京的進士,只有楊狀元來得最勤快,經常問鏢局是否有難處,還親自來。那幾位留京當官的進士,都是打發人來問。
宋富貴能不對楊明遠改觀嗎?
“楊狀元,快,進屋。”
郭老大也站在馬廝前,沖楊明遠熱情揮手。
楊明遠明顯比富貴還激動,先遞給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