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賬房嚇的,“郭爺,您別叼燒火棍啊。”
郭老大這才扔掉燒火棍,之前想插饅頭烤著吃來著,急匆匆要紙筆又寫信,向奉天和黃龍傳遞消息。
……
秦皇島。
宋富貴、宋福壽、王忠玉,他仨人在這里呢。
他們剛從衙門出來,辦完準予造船手續,正穿的跟富家老爺一樣,大步流星的并肩走在街頭。
前方忽然出現一隊快馬:報,前線大捷,全國統一。
秦皇島的官員們,在衙門里激動的互相抱拳。
百姓們涌到街頭歡呼。
這仨人在百姓種跟著一起,一會兒山呼萬歲,一會兒山呼愿我朝繁榮富強。
大概這仨人長的太有感染力,太放得開。
他仨率先舞動雙手,一邊高興地叫喊著,一邊隨喊聲打節拍。
沒過一會兒,身邊的,四周的,對街的,小孩子、大娘、老爺子們,都學著雙手舉過頭頂拍手。
而這仨人在氣氛最熱烈時撤了。
他們并排走在街上,大笑著,你捶我一拳,我踢你一腳。
瞬間忘記自己都挺大歲數了,是個有身份的人。
宋富貴高興啊:終于統一。
他曾為戰場獻過力。
想到這,甩了一下頭發。
王忠玉是情不自禁摸了摸屁股,差些傷到他關鍵部位。
眼前又閃過那些一生也忘不掉的片段。那一次次與死亡擦肩,那一場場靠小地雷的惡戰。
而宋福壽比起那倆人心情稍顯復雜。
他笑著捂了捂戴眼罩的獨眼:他可是當過敵軍,反水立了一大功,又神不知鬼不覺洗白。
二孬。
宋福壽用獨眼看向那亮堂堂的天,你在天上,看見我眼下過的這好日子沒?就差娶個漂亮婆姨啦。
會娶個賊拉漂亮的,將你那份好日子也帶出來。
宋九族人現在都信,好人離世會上天。
宋茯苓講出來位忽悠米壽,米壽很相信,安慰別人就用姐姐勸他的那一套說辭,然后經杜撰、改編、傳播,九族人眼下聽說誰家老人沒了,他們先嘆氣,后就說升天啦,穿天國的衣裳,走天國的階梯。
沒過兩日,在富貴他們正在海邊烤海鮮督船建造時,海面上忽然出現許多軍船。
這仨人將緞子衣裳一卷,里面的褲子一挽,爭先恐后的跑過去幫忙抬傷兵。
“兄弟,哪個隊伍的?啊,沒聽過,不過,我上過戰場,陸家軍。”
擔架上的小兄弟遙遙一指:“陸家軍傷兵在那支船上。”
宋富貴和宋福壽、王忠玉,急忙用袖子蹭蹭腦門上的汗,幫忙運送完這面的傷兵,又跑去陸家軍那里忙活。
這仨人從陸家兵嘴里,聽到陸畔的一切,別提多驕傲榮耀啦。
強忍著對陸家軍說,我認識你主帥陸畔,怕別人說他們仨裝逼。
這一天,其實不止富貴他們在當義務不要錢的勞力,當地許多居民也自發的來了。
皇上真是位好皇帝。
仗打完了,卻還在大把大把燒錢,想盡一切辦法讓這些傷兵,用多種運輸方式回到原籍,接受最好的治療。
雖然有些人被治好后,也不會再是壯勞力。
或許,這就是民心吧。
又過了幾日,富貴他們就聽說了,啥啥啥?陸畔被封王。
第一反應是,那往后更不能對人講他們認識陸畔了,誰能信吶。換你,你信啊?
而宋福生收到一統天下消息時,他正盛裝出席,在邊境,陪楊明遠、柳將軍,迎接從對岸來的高麗使者團。
柳將軍,武將,帶兵助陣。
楊明遠,欽差,站中間位。
宋福生,當地文官第一人,居右側。
鼓樂奏,迎賓。
三人在邊境地迎夷門,臉上是一模一樣的,不失大國風范的外交表情。
他們注視著,高麗使者團,走兩步一蹲,走三步一拜,這是附屬國進入本朝境內,該有的尊敬和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