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宋家就老頭少,全是老太太。
還有,所識之人,各府剩老太太的多。
為二丫,這心給陸畔操的,稀碎稀碎的。
在離開前,陸畔還忽然轉身道:“對了,不止年紀要擴,范圍也要擴。不要只陸家軍,柳將軍,莫將軍,梁將軍,你在我身邊,應對他們的身邊人有留意,好好想想,還有誰年少有為沒成親。”
“不是,少爺,您等等,陸家軍的好安排,其他路的就算有,怎么安排見面?”
安排怎么還能成難事,本王是誰。
陸畔早就想好了,大郎成親,岳父一家不是要回奉天?
他就將選出的前十名都給調查好,召集到奉天。
他才不會給指定一個給介紹。
萬一將來要是處不好,米壽那臭小子提醒的對,頭一個對他有意見的就會是茯苓。
那他圖什么。
到時,他給隔著簾子排上站好,調查出的個人情況介紹交與宋家。
宋家一手攥著個人介紹,一手對照里面的人挑選。
真過不好,是宋家人自己挑的,賴不著他。
他能擔保給介紹的人現在不錯,他可擔保不了以后也不會錯、
更不熟悉二丫,誰知道二丫有沒有能力將日子過好。
畢竟,有的女子,能讓浪子回頭。
而有的女子,能逼迫的夫君離家出走。
至于陸畔為何不考慮文臣家的子弟。
陸畔認為文臣家,繁文縟節比較多。
在他心里,二丫也不適合做文臣家的大婦。
還有一點,非常現實。
宋知府很拿得出手,但宋知府只是二丫的叔叔。
成親,當親家見面,要茯苓的二伯與男方的父母對上。
如果這時,男方的父親是文臣,哪怕是六七品的官職,茯苓的二伯,他見過,是沒有共同話題的。
習武之人就不一樣了,家里做什么的都有。
一般也只略識一些字,夠用就行,不需要日日做學問,二丫和這樣的子弟也能有話聊。
……
錢佩英所在的南廠房門口。
門口熙熙攘攘停著許多官太太的車。
像柳夫人和周夫人知道消息的,當然要立馬來尋錢佩英。
而其他夫人京城沒人,路子不廣,即使不知曉,卻聽聞昨日宋知府見王爺沒跪,王爺還給宋知府摟懷里了,那得趕緊來啊。
陸畔一身富家少爺打扮,身旁站著米壽。
連個隨從都沒帶,只暗衛悄悄尾隨。
他先接的米壽放學,引起一片轟動,在許多學子的跪禮中,邊領著米壽離開,邊詢問先生米壽的功課。
陸畔打算和茯苓成親后,就給米壽送進國子監。
大門開,夫人們一愣,這是誰呀,高大的小伙子貴氣天成。
柳夫人看了眼錢佩英,笑了下:“王爺,怎的來了這里。”
夫人們集體失聲,失聲了好一會兒才急忙反應過來,紛紛行禮。
陸畔等這些夫人們禮畢后才說,“本王只是來接岳母回府,諸位夫人無需多禮。”
岳母錢佩英拉著柳夫人上車,去她家吃飯。
至于其他人,失陪了。
陸畔和米壽站在一旁,等待錢佩英和柳夫人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