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遠:我都失戀了,正愁沒目標呢,不想看書,不想騎馬射箭,不想努力當差,不想做優秀的人,每日心情潮乎乎的,“去。”
詩社聚會,楊明遠正經和幾位世家子弟走近了。也了解到,世家子也不是出門就大把大把花錢。
皇上將一些都看在眼里。
那日,楊明遠拒絕的時候,皇上在心里都笑了。
皇上有種越用楊翰林越順手的感覺,說心里話,他就喜歡有銳氣的手下。本來最初,對楊明遠的印象不過是平平無奇。
梁將軍,那場仗打的很好嗎?
朕說論功行賞,就真以為有多大的功勞。哼,以為朕不知是煜親王到了才扭轉局面?
還最好的。
朕要是真小肚雞腸之人,事兒雖然不大,不過就是個芝麻綠豆大的指婚,但你這個詞就用的不好。
最好的不應該在皇家?你敢向朕要最好的?
此時,皇上又叫楊明遠進御書房了,沒叫丁堅進來記錄,讓楊明遠進來。
楊明遠謝謝皇上了,他真不想進來。
因為他一聽“黃龍”二字就鬧心。
有種,一個字也不想錯聽,可又覺得每次聽完那面的消息,白出門放松了,心里更潮乎乎的。就很矛盾。
皇上笑,“稅收?”
回話的官員說,是。
在楊明遠聽來,總結起來就是,今年不收稅,然后黃龍賣的錢太多了照常交。為啥非得交啊?都給運來了,放不下啦。
真放不下。
黃龍府衙倉庫要放存馬老太出產的大列巴應急糧,要存放衙門正常運作的支出儲備銀錢,剩下的堆在那里干啥呀,給皇上運來吧。
反正那是公家的錢,以免還要受累給看管。別丟了,烏紗帽再丟嘍。
還有大米。
楊明遠知道,皇上最高興的就是宋知府弄的試驗田。許多以前的荒地,現在大米種出來了,雖談不上豐收,但產量也不錯,這次給送來讓皇上嘗嘗。
他在一旁記錄,據說,黃龍知府還要繼續研究米面種子,宋知府明說不懂這方面的事情,已將改良種子的事情弄出一個研究小組。
楊明遠偷抬眼,觀察皇上表情。
皇上正低頭看著手里奏報,一筆筆干巴巴的賬目,一目了然。一件件利落不廢話的匯報。
按理,這毫無感情的奏報,他應該什么也看不出來。
可皇上卻好似看到了,黃龍的官員頂風冒雨指揮百姓們開荒。
好似看到黃龍的官員,外面甭管發生什么事情,他們也不管。
不怕私議,不怕被人背后參一本,就一門心思奔波于讓百姓吃飽飯,讓朝廷多稅收。
皇上好似看到黃龍的官員,支起一個個展銷會帳篷,宋知府牽頭,每個官員都放下身價去拉攏歡迎各地商戶。
如若都這樣,本朝一定會開疆擴土。
皇上不想讓人看出他動容了,轉過身,“恩,呈上來,朕看看那米。”
而今日讓旁聽的楊明遠動容的是,當聊完黃龍的事情,提起戶部一個重要空缺時,不是皇上提的,不是陸丞相提的,
是戶部那幾位打頭的官員提的。
戶部尚書笑著對皇上說,想向皇上討個人,宋知府,想調到戶部。
這幾人都沒怎么和宋知府有接觸。
你說這是靠關系?這是只靠皇上的賞識?
靠這兩樣,戶部尚書不會主動去提。
即使想迎合皇上很看重宋福生,也不會提。
這些官員能在實干的皇上手底下干到有今天,能坐在這個位置上,他就不是靠諂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