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后,雅典城內出現了第一位被瘟疫帶走生命的不幸之人。
雖然只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抵抗力肯定不如青壯年,但是這已經給了約翰一個警示,引起這場瘟疫的疾病,是具有致命性的。
如今,帝國境內繁榮程度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雅典已經是死氣沉沉。因為約翰的敕令,把自己圈禁在家中的帝國公民,每日能做的事情也就只有砌磚封墻,堵上院落圍墻上任何可見的孔洞,防止瘟疫侵入家中。
每日清晨都有人沿街向居民投遞有限的食物,而黃昏則挨家挨戶回收感染者留下的污穢,這是一筆巨大的開銷,如果這場瘟疫遲遲得不到緩解的話,雅典城短時間內積累起來的稅收會很快見底。
這還不是最壞的消息。
瘟疫會讓人感到發自靈魂深處的恐懼,除了他對生命的威脅之外,還有他不受控制的擴散能力。
第一天約翰與拉提烏斯送出去的幾封急件,陸陸續續受到了回復,希臘境內,底比斯與薩洛尼卡已經淪陷,當地執政官也早已啟動了對抗瘟疫的緊急狀態。伊庇魯斯、亞該亞-摩里亞的部分地區也已經出現了瘟疫擴散的兆頭。
除此之外,不僅是帝國境內,安納托利亞和西巴爾干半島,奧斯曼人的統治區內同樣已經有了感染瘟疫的城鎮村莊。就連最近掀起的蘇丹帝位爭奪叛亂,也因為瘟疫而暫時偃旗息鼓。這就足以證明這場瘟疫來勢究竟有多么迅猛。
顯然,此時已經無法再放任事態繼續自由發展下去,為了讓帝國不至于因為一場瘟疫而崩潰,一夜之間,約翰在卡薩里阿尼修道院向圣索菲亞大教堂與君士坦丁皇宮一連發出了數十封急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控制住帝國所有統治區內的輿論。
這個時代,話語權永遠掌握在神職人員與貴族手中。教士、牧首、普世牧首作為上帝在人間的代言人,皇帝作為神授的統治者,他們做出的任何決定、說出的任何話在平民階層中都有絕對的影響力。
恐怕得知瘟疫消息的君士坦丁十一世也已經做好了相關的工作,甚至有可能親自到圣索菲亞大教堂強迫額我略三世做出有利于穩定民心的公告。畢竟為皇帝服務的御前會議也不是吃干飯的,約翰相信他們能對局勢做出理智的判斷。
……
“幾百年之后的未來啊……”
索菲雅并沒有像約翰想象的那樣對這種荒誕的解釋表現出強烈不滿,反而是雙眼中充滿了好奇:“那,帝國在幾百年之后是什么樣子呢?那時候,帝國的版圖是什么樣子?奧斯曼人被趕出巴爾干了嗎?帝國光復安納托利亞和亞美尼亞了嗎……”
“帝國……帝國……索菲雅,等你好起來之后,我再慢慢和你講。現在你每天只能聽半個小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