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分、志愿填報,一氣呵成。
不過,易寒不用費盡心思依據回憶對照答案來估分,王明不用費盡心思去尋找報考志愿。對于估分,易寒的勸說根本無效,王明堅持認為自己考砸了,依舊是照著易寒的志愿表抄寫了一遍,只是調換了一下專業順序。
歷史的車輪轔轔向前,帶著強大的慣性!
易寒并沒有特別為此事介懷,雖然錯過了更好的學校,但兩人到同一個學校,自己也可以對王明照應一二。如果王明得知被這個學校錄取之后還有幾千元的獎學金,到底是會后悔還是得意呢?畢竟他的分數也過了重點線。
劉倩的第一批次第一志愿依舊填報了煙海大學,一切都與原來的歷史相差無幾。
離別的時候就要到了,有些同學需要永記心間,有些同學只是日后同學聚會時向你各種炫耀的熟悉的陌生人。
易寒沒有參與向樓下拋撒書籍和參考資料的行動,他叮囑王明,等錄取通知書到了之后,直接把兩份一起領取并帶到煙海市即可。
易寒拍拍王明的肩膀,嘻嘻笑道:“王明,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在煙海市BHX區的大學等你來組隊!”
“咱們報考志愿的大學有在大海邊的么,我怎么不記得?咱們可以逃課去看比基尼美女么?”王明這牲口全然沒了考試考砸的沮喪,滿臉的期待和淫蕩之色。
有時候就是這么奇怪,一個人的人生軌跡很可能因另外一個人而輕易改變。
就像現在,王明壓根不知道所報考的大學在什么位置,甚至諸如“工商管理”專業到底是工商管理局的業務還是企業管理的知識,他全然不顧。
鐵道大學就是要去鐵道上工作,工商管理專業似乎與工商管理局掛鉤,至于稅務學院,應該就是國稅局相關吧?
這是同學們的一種懵懂的美好向往。
中小城鎮的農村學校,沒有人給你解釋這些專業到底是干什么的,似乎也不必要解釋。
教育局對學校的考核則是,今年你學校過線了多少重點,多少本科,多少專科,至于你上了什么學校,讀了什么專業,沒有人在乎。
至于同桌劉倩,兩人沒有說過一句話。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戀人分手還是朋友的話,基本都是騙人的鬼話。
報考結束,徹底為易寒的高中生涯畫上了一個完整的句號。
易寒帶好了證件,其余東西盡皆舍棄,向著柳影約定的地點走去。
順著紙條上“中山街128號806室”的地址邊走邊尋找,不到一刻鐘時間便找到目的地。
易寒抬頭一看,中山街128號竟然是一個賓館,“雙橋賓館”四個大字懸掛在一棟**層樓高的建筑物上。
以前每次經過這個賓館的時候,還從來沒有注意到它的門牌號。
對于小城鎮而言,門牌號基本是都是擺設。比如墻體廣告上“雙橋雪糕廠,建設路東段”這樣的話語到處都是,少有寫上具體門牌號的。
城鎮小,隨便一個地方都會廣為人知。
約在賓館里見面?
需要花這個冤枉錢么?
收獲:再見同學和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