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4月30日,被稱為“災厄日”。
從那天開始,人類不再使用以西方耶穌生日為標準來劃分的“公元”時間線。
起碼,華夏不再使用了。
當天中午12點,未知的小行星突襲藍海星。
未雨綢繆的華夏,在經過聯合國和世界戰時指揮小組的同意以后,緊急發射了一顆一億噸爆炸當量的超級核彈“大禹”。
據后人記載,時任世界戰時指揮小組組長的聶劍將軍曾經發過一條全球通報——
“是坐等滅亡,還是拼死一戰,朋友們,這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通過緊張的計算,“大禹”成功發射,并且成功阻攔了未知小行星墜落藍海星地表。
但是,未知小行星已經飛到了藍海星的跟前。
巨大的爆炸,發生在貼近大氣層的蒼穹之上。
超級核爆產生的強電磁脈沖,瞬間覆蓋全球。
世界各國發生了無數的異常破壞。
路燈故障。
短波通信中斷。
雷達屏幕亮點故障。
供電系統保險絲燒斷。
電器元件燒壞。
絕緣被擊穿。
電子系統儲存沖掉。
程序混亂。
無線控制設備停機。
警報信息控制失靈……
甚至,圍繞著藍海星工作的人造衛星,也瞬間崩壞了。
成千上萬顆人造衛星與母星失聯,飄蕩在外太空中,成為了太空垃圾。
那一刻,無論民用的手機、電腦,還是軍用的超級計算機,全部損壞。
緊接而來的是未知小行星的碎片區。
無數塊大小不一的隕石碎片墜入藍海星,聲勢浩大,鋪天蓋地。
沒多久,世界各地紛紛出現了火山爆發、海嘯、地震等自然災難。
大廈傾倒。
大橋斷裂。
無數房屋坍塌。
同時,超級核爆引發的輻射、熱浪、震波,覆蓋全世界。
僅僅一個小時,全世界90億人類,便有70億人喪生。
其后,更加可怕的災難,出現了。
那顆突然襲擊藍海星的小行星,居然攜帶了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病毒。
這種病毒,被稱為“金屬病毒”。
它并不針對生物!
“金屬病毒”能夠使已知的所有金屬材料迅速生銹、腐朽,無需空氣的氧化。
哪怕是所謂的不銹鋼,或者是不易氧化、難以生銹的鋁、鈦等金屬,都會在“金屬病毒”的入侵下迅速腐化。
人類在那一天,徹底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工具。
回顧歷史,從300多萬年前古猿人直立行走,到幾千年前人類組成國家,再到幾百年前人類推動工業革命,最后到人類文明最為鼎盛的現代。
人類用了漫長的時間,從茹毛飲血的原始猿人,成為主宰星球的霸主,真正所依靠的就是科技。
而科技,只有依附于產業化,才有存在的意義。
而產業化的核心要素,就在于大機器生產、流水線制造。
“金屬病毒”的出現,直接摧毀了人類幾乎全部的產業。
使人類從現代文明,一下子倒退了幾千年,重新回到了古代文明,甚至還不如。
災厄日后。
剩下的20億人類,經歷了漫長的核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