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累聽令,命你遣一軍北上,接替廖化固守鄧塞防線,在傳令給廖化,讓他前往鄧縣駐扎,時刻注意駐防陽陵陂的徐晃所部。”
“國山,接下來便由你接替趙累,領軍屯駐樊城外圍,圍困城池,進行佯攻。”
“諾!”
號令傳下,諸眾瞬息站出,拱手應諾著。
………
豫州,許都以南。
自召陵以南之地,各地在水淹七軍以后,各縣城以及諸多群盜紛紛便宣告脫離曹魏統治,響應著關羽的北伐。
各縣的長官亦是聯名上書,遣使前往襄樊大營,向關羽表忠心,宣告效忠。
由于許都以南遭受如此重大的變故,已經嚴重威脅到了許都城的安危,留守城中的世子曹丕在與眾謀臣商議后,決定派出大臣前往以南之地,安撫各路叛軍。
其中,夏侯惇之子夏侯楙主動請纓愿意南下,前去巡撫各地。
隨著夏侯楙主動請纓,又是宗室子弟,世子曹丕便加封為安南將軍,令其南下巡撫各地叛軍,又以御史中丞陳群輔助,一同南下。
舞陰城
夏侯楙一行南下以后,便屯駐于此,隨后廣布斥候前往各地前往打探消息。
而在打探的這段時間內,夏侯楙則無心軍事,反而每日干涉著縣吏處理政務,結交城中豪族,暗暗收羅著財帛。
陳群聞之,前去勸誡,可惜無果!
數日時間相過,斥候相繼回返,向夏侯楙稟告著:“將軍,比陽城背靠比水,有一支規模約莫千余眾的水賊盤踞于此,時常打家劫舍,劫掠來往商人。”
“據小人所打探到,平日里這支水賊都還很收斂,還不敢跟官府作對。”
“可在水淹七軍,荊州軍大捷的消息傳來后,那水賊頭目便領麾下嘍啰肆意劫掠比陽周遭,響應關羽。”
“由于這支水賊極熟悉水性,當地官府卻是剿賊無力。”
這員斥候話音剛落,另一斥候也拱手稟告著:“將軍,不僅如此,吳房周圍也有曾經一支數百余眾的悍匪黃巾賊盤踞,現也是響應荊州軍。而出山四處劫掠。”
緊隨著,數名斥候又繼續匯報,將所打探的情報一一和盤托出!
不過,總的來看,勢力最大的還是盤踞比陽的水賊。
思緒良久,夏侯楙不由望向從旁的陳群,說著:“先生,本將決定,兵臨比陽,先滅這支猖獗的水賊,予以震懾其余叛賊,然后在輔以懷柔政策,迫降各地盜匪。”
“先生,以為如何?”
聞言,陳群徐徐沉思一番,拱手道:“夏侯將軍,群附議!”
“我軍南下只率兩千軍卒,只能前往比陽后,在做打算。”
隨著陳群決定,夏侯楙也不猶豫,在舞陰城準備好軍械糧秣以后,便領軍東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