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平覺得,單單是如此,尚且不夠。”
話鋒一轉,關平不由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滿面笑容道。
“嗯?”
“平兒,可還有其他想法?”
沉吟片刻,關平遂不再猶豫,正視趙云,道:“岳父,平這幾日之所以并不與諸位將軍商討軍議,其實便是在暗自苦思撫蠻之策!”
“經過這幾日的深思,平覺得單單拉攏賞賜,對蠻軍施行恩義還不夠,這只能讓蠻子成為我軍的仆從軍罷了!”
“可依然未改變蠻族部落隱居深山,割據一方的事實。”
話到此處,頓了頓,他眼神微動,肯定著:“故此,平決議,將山中蠻族部落遷入郡縣內進行安置,按照我漢人百姓的律令進行管理,教會蠻人開墾良田,從事農耕生活,從而于根本上改變他們。”
一席話落。
趙云卻是陡然沉寂下來,思索著此策的可行性!
關平的這道想法比較先前,他一時還難以理解。
這道安撫蠻軍的策略的確也是關平近日來根據后世管理少民的政策所深思做出來的決策。
趙云難以接受,也純屬正常。
這個時代,對待胡人蠻子,中原統治者的政策一般都是施行恩義,將胡人變為仆從軍,專門從事征伐之事。
無他,只因胡人蠻子身形矯健,體格相較漢人的確較為高大,戰力極其強悍。
以曹操為例,由于北方大亂的緣故,他便內遷胡人,以充實內地人口,調其租賦,征其兵的政策。
其中,降服南匈奴以后,曹操也將匈奴分為五部,每部選出匈奴當中一員德高望重的首領統領,而后由漢人監管。
可如今關平的做法卻是直接將蠻子部落遷入郡縣,與漢人百姓聚攏共同棲息,并且雙方可通婚。
他靈魂來自后世,自然知曉后世對待少民的“大雜居,小聚居”才是能夠迅速將胡人融為一體的關鍵所在。
這道政策的最大限度便能是讓胡漢相互生活及聯系,一同進行耕種土地,學習漢文化,并輔以相互通婚的制度。
十余載以后,胡人自然也就融合進來,便不會存在胡漢之分!
沉吟良久,趙云思索半響,才道:“平兒,你這道安撫蠻軍之策,的確好策,不過為父也不能擅自做主,須回返與黃將軍等一齊商討,再做決定。”
“理當如此!”
聞言,關平也點點頭附議,隨后才話音一轉,說著:“岳父,那不知你前來找平的第二件事是何事呢?”
話音落下,對面的趙云面色卻不由露出絲絲不好意思的神色,思索半響,才訕訕道:“其實平兒,此事乃是為父的私事!”
“為父想收平兒你麾下的鄧艾為徒。”
“鄧艾?”
話落,關平不由愣了一下,面露疑慮,喃喃自語著。
“是的。”
“平兒,由于鄧艾時常跟隨于你身旁,故而他也受你影響,所使兵器為大刀,可根據為父的觀察,他其實使刀并不是最佳選擇。”
“平兒使刀為兵器,應該十分清楚,使用大刀者須俱備強悍的力道,力量絕不能弱,一旦勢弱,那便會導致刀法凌亂,十分力道發揮不出五分。”
話音落下,趙云呡了口茶,眼神微動,緊緊凝視著關平,繼續說著:“平兒你繼承了君侯的力道,力量驚人,故而以刀為兵器,便能以勢壓人,尋常將領,壓根無法抵擋你的雷霆一擊。”
“猶如曾經君侯斬顏良,平兒你陣斬吳軍大將謝旌,挫敗朱桓,皆是如此,以力破之!”
“可據為父觀察鄧艾,他力道恰巧是其自身薄弱所在,這可能是幼年營養不良所導致,如若使刀的話,他此生都不可能入頂級戰將行列。”
“不過,他反而韌勁十足,反而適合學槍法,據為父的觀察,他亦有學槍的天賦。”
頓了頓,趙云面露懇求之色,道:“平兒,你也知曉,為父如今已年過五旬,生有二子,可他們卻資質平庸,卻不能繼承吾的衣缽,將一生所學傳承下去。”
“而平兒你也繼承了君侯那霸道強悍的刀法,為父也好不容易尋到這么一位資質尚佳的弟子,還望平兒能否能夠成全吾!”
一席話落。
趙云面色也鄭重起來,懇求著關平。
看的出來,此時的他內心也極為迫切,希望收到一位品行、資質皆俱佳的好徒,傳授一生所學。
只不過。
一時,關平卻沉默下來,久久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