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謀者先謀己。
現如今看來,賈詡已是謀士間的最高境界。
不結私、不豎黨羽,不與朝中諸臣結黨營私,乃一介清流也!
一番謀劃落下,此時案首之上的曹操也不由平靜了下來,面露思索猶豫不決之色,他再想究竟是否采用屯主力于燕山山脈四周已與軻比能會獵于此。
但他確實也有擔憂之色,若長城沿線的防御被攻破,那北疆局勢便將被打破一道缺口,如此,時局也將驟然降至。
只不過。
當看到賈詡那依舊面色不變,依舊古井無波、面露自信的神情,曹操不由聯想到了賈詡曾經的每一策,幾乎都是不出則已,一經謀劃出手,那都將會是算無遺策,攪動風云之舉。
想了想,曹操糾結半響,最終還是拍板決定,采用會獵燕山的決策。
至于代郡的長城沿線,曹操則以曹洪為將、曹休為參軍,領偏師依舊固守于此,但對外卻依舊大豎旗幟,做出己方主力嚴陣以待之勢迷惑胡人的計略。
為何又以曹休,曹洪的組合呢?
這也是來源于曾經的下辯一戰二人的默契程度。
漢中大戰前夕,劉備遣張飛、馬超以及吳蘭、雷銅等諸將發兵武都,以從側翼威脅關中已減輕大軍攻漢中的壓力。
此戰曹操就是以曹洪為將,曹休為參軍,而在曹休的指揮下,武都戰役吳蘭被突襲給打的大敗,而張飛、馬超終因獨木難支只得率眾后撤。
武都之危由此解除。
這也是曹操看重了二人配合的潛力,故而此次更是對一向兵事略有欠缺的曹洪委以重任。
……
夜深之際。
曹操一席大紅披風,金盔金甲的一身戎裝,于臨行前語重心長的告誡著曹洪道:“子廉,代郡諸沿線事關我軍之北疆安危,但兵事你卻略有所欠缺,切記若遇重大軍情還務必與文烈商議以后再做決斷。”
說完,他又望向一旁的曹休鄭重道:“文烈,此等重任孤便交托你等了,還望你能輔助子廉守護好北疆防御。”
“諾,必不負魏王之托!”
一時,二人也是鄭重拱手應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