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
遠遠遙望著那依山傍水,城墻約莫有兩丈之余且城防堅固,都是以山石筑成的。
看了半響,關平不由扭頭望著關索、劉伽感嘆道:“此城果真堅固,若單憑我等麾下這兩千余步卒強攻城池,那無異于癡人說夢,虎口拔牙。”
“索幸我早有準備,興許要不了幾日,吳杰便會陷入斷糧的境地了。”
說罷,他大手一揮便命軍士尋一險要之處安營扎寨。
對于近在咫尺的上昶城絲毫不理,只是遍布四周斥候,隨時打探傳遞消息。
上昶城頭上。
此時,一身戎裝,腰懸佩刀的吳杰不由順著城頭往遠處的荊州軍望去,盯凝許久,遂不由喃喃沉吟著:“這關平究竟又有何軌計?”
“既是氣勢洶洶率眾而來,又為何絲毫不攻城池反而安營扎寨,是何道理?”
思緒良久,他不由猜測著:“難道想與我軍比拼糧草,想要等待我斷糧之際兵不血刃奪城?”
“但我軍儲備軍糧至少能夠支撐半年之久,到那時節陛下定然不會坐視不理,早已派遣各路援軍增援了吧?”
“那關平究竟再打何主意呢?”
一時間,注意著關平這反常的舉動,吳杰卻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當然,既然不了解情況,吳杰也不會貿然殺出城,以免中其敵計。
畢竟,盛名之下無虛士也!
要說數載之前還有人小看關平,那純屬正常,但若現在還小覷之,那估計也是傻逼級別的人物了。
有著以寡敵眾,力挽狂瀾破孫權,收復荊州數郡以全據荊襄以及北上入涼,率偏師便能于涼州與曹魏抗衡僵持不下。
此等威脅人物,豈可等閑視之?
……
而就在漢軍步卒兵臨上昶對峙之際。
此時的吳軍,也由孫權親自掛帥,以朱然、韓當等將為羽翼,率三萬軍士從蘄春、柴桑等重要軍事重鎮發兵沿彭澤湖抵達夏口,隨后又由長江北上直取坐落于江邊的東部重鎮石陽。
而得到吳軍又來襲的消息以后,親自坐鎮安陸的主將文聘無奈之下,只得親提主力全力趕赴石陽而去。
由于石陽地勢的特殊性,太過靠近長江邊上,周邊支流眾多,極為適合水軍的發揮。
以此來看,此次對于江夏的最大威脅反而是吳軍。
而且孫權又再次親自統兵,足以證明吳軍對于江夏的勢在必得。
針對此,文聘也絲毫不敢大意,故而他要親自坐鎮石陽,以全力抵御吳人的大舉進攻。
他深知,一旦石陽突破,那安陸便危矣!
一旦讓吳軍奪得江夏,便可從側翼進入淮河支流,如此勢必將影響淮南方面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