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賺了一塊下品靈石,楊西竹小小的高興一下,就當這位師弟不懂行情。
半炷香時間就出售了一件下品法器,這用的時間可是相當的短,這讓楊西竹明白,他的“特殊體質”不會影響他賣東西。
最多就是讓前來購買他東西的弟子,將他這個地攤老板當作一個小透明。
剛才那名弟子,連正眼都沒有看他一眼。
這一次,楊西竹也沒在這上場多做糾結,法器能賣出去就好。
接下來的一個時辰里,楊西竹又出售了三件下品法器。
這不是生意不好,而是好的有點過分!
一個時辰里,只有三名弟子光顧他的地攤,每一位弟子都會帶走一件下品法器。
這是百分之百的交易成功率。
要知道,對方很可能只是來看看,不會購買,有些雖然中意想購買,但也不一定會購買。
讓楊西竹感覺到最驚訝的并不是百分之百的交易成功率,也不是他的生意好的過分,而是他賣出的那三件下品法器,都是在原價格的基礎上加了一塊下品靈石。
三名弟子,沒有一位與他討價還價,都是直接購買。
一名弟子不知道法器的行情也就算了,四名弟子都不知道法器的行情,那就非常有問題了。
四名弟子與他的對話都是如出一轍,他們先是問下品法器的價格,楊西竹報出價格,他們就表示沒有問題,然后進行交易。
這絕對是他“特殊體質”中,他還沒有發覺的功能。
于是,楊西竹開始做他的實驗,拿他的客人來試驗。
“師兄這件下品法器,你賣多少塊下品靈石?”
“十四塊下品靈石。”
“師兄你這次搶劫呀!我不要了。”
客人說完,立馬走人。
這件下品法器九塊下品靈石就夠了。
“師兄這件下品法器我看上了,它需要多少塊下品靈石?”
“十三塊下品靈石。”
“師兄你賣的也太貴了,我就不要了。”
又一位客人說完走人。
而這件下品法器十塊下品靈石就夠了。
…
經過兩個時辰,五次實驗,楊西竹已經得出了結論。
價格溢出五成以上,客人的情緒會比較激動,有時還會說他是奸商、強盜之類的話。
價格溢出兩成到五成之間,客人的情緒會比較平穩,但也不會購買他的東西。
價格溢出兩成以內,客人會直接購買。
他的客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不與他討價還價,買就是買,不買就是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