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涌和宇輝也是難得的見識了一下,什么叫做盛況空前的場景。
這在公立高中學校是很難見到的。
公立學校的招生標準,招生數量,還有地域性的限制,還有學校的規模,就限制了這些了。
私立學校則就是不同了。
這也是為什么,在升學率上,公立高中可以壓住私立高中一頭,但是在體育,美術,音樂這些方面的競爭上,是完全比不上私立高中,都不知差一籌了,除了教學側重點有所不同之外,就是在資金的傾斜投入上是最大不同了。
不管怎么說,公立學校是國家出資,是為了保證全國適齡兒童都能夠入學,保障他們的學習權利,這幾年也更是為了在生活,學習質量上提高下了更多成本,就更加不可能,和私立高中一樣,在其他方面下成本了。
所以才會說。
在學生競技比賽里,一旦到了全國范圍內。
你可以發現,公立學校可以冒頭的概率,寥寥無幾,一只手都可以數的過來那種。
并且,迄今為止,公立學校,打進全國大賽的最佳成績,也只是四強,沒有一支公立高中有過打進決賽的成績,更加不要說有捧杯。
全國的大舞臺。
終究還是屬于私立高中的主場。
兩天的時間。
劉涌和宇輝也已經完全適應了海源高中的生活,宿舍里的另外一名三年級學長,程斐,在到達的那一天晚上,也是有過短暫的交流接觸,不同于在球場上的霸氣側漏的指揮風格,在球場之下的給人感覺,是一個溫文爾雅的學長。
最起碼,給劉涌的初印象是這樣的。
那一種始終保持溫和的笑容,能夠讓人感覺到一種由內而外的溫暖。
當然,指揮歸指揮。
管中窺豹,在球場上的整體指揮,程斐作為隊長,的確是表現出比較強勢的風格,這也是對于任何一支隊伍的指揮者來說,是必須條件,不強勢,是無法引導隊伍,而在捕手這個身份上。
就如同程斐個人的性格一樣。
他是屬于溫和派的捕手,在給投手配球和引導上,并不是那一種強勢引導處于主導地位的捕手,在那一場和外高的八強賽上,劉涌就隱約有這么一點感觸了,在這兩天的接觸里,這個感觸也是變得愈發強烈起來。
當然,風格如何。
也只有當劉涌親自投球,和程斐組成投捕時候,方才能夠清楚得知吧。
兩天的報名日子,迅速的過去了。
基本上在去年年底已然是選擇了海源高中的那些學生,全部都來到棒球部報道了,并且,都是通過了海源棒球的初選,所謂的初選,就是篩除那些不合格的學生,當然,標準很低。
還是那句話,這只是學生棒球而已,不可能真的在入部標準上設置太高門檻,況且,你怎么知道,人家現在不行,以后就不行呢?
這個初選的目的。
只是真的刪除掉那些身體素質上,或者在某些其他硬件條件上真的不合適棒球運動的選手,否則的話,哪怕只是一般入學的普通學生,在初中甚至都沒有打過棒球,只要基礎條件符合。
海源高中棒球部都會招收進來。
但是,你最后到底能不能堅持留下去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