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麗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名言,叫“華夏有句名言叫狹路相逢勇者勝”。
從這里可以看出高麗自49年起的去漢化運動其實并不成功,漢文化一直影響著他們的方方面面,比如身份證比如路牌比如重要職能部門標識上的漢字。
這三個高麗青年也是聽過狹路相逢勇者勝,至少明白里面的字面意思。本來在他們的計劃里這次也是嚇唬嚇唬折騰一下對方,但李凜三人這一上橋,受到驚嚇的就變成三個高麗人了。
首先他們之前已經進行了多次佯攻,對這次的變化并沒有心里準備;其次一個就是他們的隊形排列并不好,為了做出射箭騷擾的架勢,高麗人打頭的是那個拿弓箭的,而拿盾牌的那個因為最胖跑在最后一位。
這吊橋雖然長度有快八十米,可寬度只有一米多點,而且左右只有兩根鐵索作為扶手護欄,像在這么狹窄又搖晃的吊橋上完成前后隊形互換確實有點難為人。
這時候誰先退,誰就是靶子,現在高麗人這狀態正應了那首歌:我動也不能動~我退也不能退~
“鎬哲哥,怎么辦?”走在中間那個拿長矛的干瘦高麗青年問道。
李鎬哲,也就是那位著甲持弓的高麗青年這時候也有些猶豫,現在雙方距離大概有四十多米,他不知道對面的箭術怎么樣,但他自己是沒自信射中對方的。
在高麗,射箭是國技,地位類似乒乓球在華夏。高麗男女弓手長年壟斷各大國際射箭賽事的冠軍,也造成了民間射箭館的繁榮。當然就像不是每個華夏人都是乒乓球高手一樣,高麗人也不是所有人都會射箭,但耳濡目染之下總也能比劃兩下。
李鎬哲就屬于那種去射箭館玩過幾次,三十米內能上靶,五十米內看運氣的普通射箭愛好者。現在這個距離和對方對射,能不能給對面制造殺傷他不知道,但自己頂在最前面肯定會被對方重點攻擊,他是不愿意的。
“讓大勛頂到前面來!”李鎬哲吩咐道,同時他張弓往牛健鑫的方向射@出了一箭。
隔了四五十米李鎬哲也無法保證這一件的準頭,尤其現在他人還在左右搖晃的橋上。要知道哪怕是專業的射箭運動員也沒辦法看清50米以外的靶心的,射箭憑借的就是感覺,瞄準的要義是“星實靶虛”,受人眼限制再牛逼的射手,看靶子也是模糊的。
高麗的驕傲,男子射箭個人賽世界紀錄保持者林東賢的視力只有0.1,他被戲稱為“法律上的盲人”,這樣的視力連10米外的物體都看不太清,可他卻是射箭世界冠軍、世界紀錄保持者,所以玩射箭,感覺很重要。
李鎬哲一箭射@出之后感覺不錯,他知道這一箭可能會有收獲,而他則依舊保持著持弓拉弦的姿態,撒手放箭之后仍然保持幾秒鐘瞄準姿勢,射箭術語叫做“動作暫留”,這是個比較裝逼的姿勢,其實對箭矢的精準度沒屁影響,但逼格高啊,射箭館里看一個射手是否夠專業,看的就是會不會擺這個p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