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南開往京城的火車上,申大鵬卻不知愁滋味的閉目小憩。
王雪瑩始終覺得無聊,玩一會游戲機,翻看幾眼車上的報紙,不經意還看到了報紙上申大鵬作為全國文科狀元的報道。
報紙上的照片,正是申大鵬扎著大紅花,高舉一萬塊獎學金,大呼要為貧瘠農村學校捐款的颯爽英姿。
王雪瑩拎著報紙放在申大鵬腦袋旁邊,與正在睡覺的申大鵬一對比,不免有些失望的搖了搖頭,“這照相的技術太差勁了,還是本人更帥一點。”
坐在他們對面的是一對中年男女,看模樣應該是夫妻,此時看到王雪瑩對申大鵬所做,相顧一笑,對于年輕人的世界,作為過來人,他們又怎能不了解,尤其是聽見王雪瑩所說的話,更加覺得現在年輕人可真開放。
“磐云站到了,站的旅客做好下車準備……”
火車還未停穩,但隨著車廂里響起女播音員極為清亮的廣播,對面的夫妻提著大包小裹匆匆起身,其他座位也有人整理包裹。
申大鵬也被嘈雜的聲音吵醒,看著車廂里三三兩兩的人準備下車,再聽到廣播里提及磐云市,不免感慨,有資源的地界的確能聚攏人心、人才。
磐云市是全國有名的煤礦產地,在H省也是較大的煤礦城市,雖然與靜湖市同樣都是地級市,但老百姓卻要比靜湖市富裕許多,畢竟有著天然的煤炭資源,據說只要隨隨便便挖個四五米,就能見到煤炭,這樣的地界怎能窮了?
而近些年,磐云市因為煤炭礦業的逐漸擴大,對勞動力的需求也逐步提高,H省很多縣城或者農村的農民,都會借著農閑的時候到煤礦打短工,賺幾個月的辛苦錢,待農忙的時候再回老家收地。
不過在此下車的人并不算多,這輛火車在到達京城之后,他們會換車一路南下,直到富庶的兩廣地區,那里才是大部分農民工的首選。
雖說相比磐云市的煤礦離家更遠,甚至有可能一年、兩年都無法回老家,但工資也是相應成倍增長。
很多農民工都選擇趁還有把子力氣,到兩廣地區多干幾年,然后多攢點錢回家蓋房子、買地。
申大鵬微不可查的輕嘆一聲,北方的勞動力和人才已經意識到南方大城市的錢好賺、機會多,用不了十年光景,北方就會出現勞動力和人才緊缺的窘迫境遇。
如今已經開始的人口外流、人才流出,已經給作為老工業基地的北方敲響了警鐘,但老工業的沒落無可避免,必須找到一條新路。
沒給乘客下車去站點買食物的時間,火車只停留了七八分鐘就關閉車門,緩緩繼續行駛,如此短暫的上下車時間,也讓車廂里重新陷入了擁擠。
剛進入車廂的人依舊是大包小裹,汗流浹背,可見擠進來需要多大的力量和技巧。
車廂狹窄的小道上,人們紛紛拿著票尋找自己的座位,還需要把幾倍重于自己的行李安頓好,的確需要一些時間。